×

Usamos cookies para ayudar a mejorar LingQ. Al visitar este sitio, aceptas nuestras politicas de cookie.


image

慢速中文 Slow Chinese, #82: 女作家 三毛

#82: 女作家 三毛

前不久 来自 埃及 的 梅 说 , 希望 慢速 中文 能 介绍 一下 中国 的 女作家 。 当时 我 首先 想到 的 就是 台湾 女作家 三毛 , 她 是 台湾 最 受欢迎 的 作家 之一 , 写 了 十多部 散文 和 小说集 , 还 写 过 剧本 和 歌词 。 三毛 的 作品 在 全世界 华人 社会 中 广泛 流传 , 影响 了 一代人 的 精神 生活 。

三毛 (1943-1991)1943 年 出生 于 重庆 ,1948 年 跟随 父母 到 了 台湾 。 三毛 本来 的 名字 叫 陈懋 (mào) 平 ,1946 年 改成 陈平 , 她 给 自己 取 的 英文名字 叫 Echo。 “ 三毛 ” 是 她 的 笔名 。 1964 年 三毛 进入 中国 文化 大学 学习 哲学 ,1967 年 前往 西班牙 留学 。 在 那里 她 认识 了 后来 的 丈夫 荷西 。 之后 三毛 还 在 德国 和 美国 留学 , 并且 去 了 很多 其他 国家 旅行 。

1971 年 , 三毛 遭受 了 两次 情感 上 的 打击 : 一次 是 三毛 不顾 家里人 的 反对 , 与 一位 台湾 画家 订婚 , 却 在 婚礼 前 发现 对方 其实 已经 结过婚 了 。 另 一次 是 三毛 答应 了 一位 德国 教师 的 求婚 之后 , 有 一天 他们 一起 去 订制 结婚 的 名片 , 结果 当天 晚上 这位 德国 教师 因为 心脏病 突然 发作 去世 了 。 三毛 非常 伤心 , 曾经 尝试 自杀 。 在 17 年 后 , 三毛 回忆 说 :“ 那盒 名片 直到 今天 还 没有 去 拿 ”。

在 经历 了 精神 上 的 打击 之后 , 三毛 在 1972 年 再次 去往 西班牙 , 与 6 年前 认识 的 荷西 重逢 。 1974 年 , 三毛 在 撒哈拉 与 荷西 结婚 , 开始 了 在 撒哈拉沙漠 的 生活 。 在 那里 她 写 了 许多 文章 描写 自己 的 异国 婚姻 , 完成 了 《 撒哈拉沙漠 》、《 稻草人 手记 》、《 哭泣 的 骆驼 》 这 一系列 的 散文 和 小说集 。 当时 的 中国 大陆 刚刚 对外开放 , 许多 关于 国外 的 信息 一下子 涌 了 进来 , 三毛 的 文章 成为 了 人们 了解 外部 世界 的 窗口 。 人们 忽然 发现 , 原来 还 可以 这样 谈恋爱 , 还 可以 这样 穿衣 打扮 , 还 可以 这样 创造 生活 。 三毛 独特 的 人生 经历 和 流浪者 的 人格特质 , 给 她 的 文字 带来 了 强大 的 力量 。 三毛 也 成为 了 许多 读者 心中 的 人生 导师 。

1979 年 , 三毛 的 西班牙 丈夫 荷西 在 潜水 时 意外 身亡 。 三毛 经历 了 第三次 情感 上 的 重度 打击 。 与 荷西 在 一起 的 时候 , 即使 遇到困难 , 三毛 也 是 坚强 和 乐观 的 。 但是 自从 荷西 去世 以后 , 三毛 的 文字 就 变得 灰暗 起来 , 充满 了 悲伤 。 散文集 《 梦里 花落 知多少 》 记录 了 三毛 在 荷西 离开 后 的 生活 , 让 无数 读者 看 完 之后 禁不住 流泪 。

1991 年 , 三毛 在 台湾 一家 医院 里 去世 , 年龄 仅 有 48 岁 。 虽然 当时 警察 把 三毛 的 死 定为 自杀 , 但 后来 很多 人 提出 疑问 , 所以 三毛 真正 的 死因 到 现在 还是 个 谜 。

有 一首歌 每个 中国 人 都 会 唱 , 叫 《 橄榄树 》, 是 三毛 作 的 词 。 每次 听到 这 首歌 , 我 就 会 想起 长 头发 高个子 喜欢 流浪 的 三毛 。 现在 , 让 我们 一 起来 欣赏 这 首歌 , 在 歌声 中 静静地 怀念 这位 有着 传奇 人生 的 女作家 。

《 橄榄树 》 歌词 :

不要 问 我 从 哪里 来 我 的 故乡 在 远方 为什么 流浪 流浪 远方 流浪

为了 天空 飞翔 的 小鸟 为了 山间 清流 的 小溪 为了 宽阔 的 草原 流浪 远方 流浪

还有 还有 为了 梦中 的 橄榄树 橄榄树

不要 问 我 从 哪里 来 我 的 故乡 在 远方 为什么 流浪 为什么 流浪 远方 为了 我梦中 的 橄榄树

不要 问 我 从 哪里 来 我 的 故乡 在 远方 为什么 流浪 流浪 远方 流浪

歌曲 :《 橄榄树 》 作曲 : 李泰祥 作词 : 三毛 演唱 : 齐豫


#82: 女作家 三毛 #82: Female Writer San Mao

前不久 来自 埃及 的 梅 说 , 希望 慢速 中文 能 介绍 一下 中国 的 女作家 。 Not long ago, Mei from Egypt said that he hopes that Slow Chinese can introduce Chinese female writers. 当时 我 首先 想到 的 就是 台湾 女作家 三毛 , 她 是 台湾 最 受欢迎 的 作家 之一 , 写 了 十多部 散文 和 小说集 , 还 写 过 剧本 和 歌词 。 The first thing I thought of at the time was San Mao, a Taiwanese female writer. She w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writers in Taiwan. She wrote more than a dozen prose and novel collections, and also wrote scripts and lyrics. 三毛 的 作品 在 全世界 华人 社会 中 广泛 流传 , 影响 了 一代人 的 精神 生活 。 San Mao’s works have spread widely in Chinese communities around the world, affecting a generation’s spiritual life.

三毛 (1943-1991)1943 年 出生 于 重庆 ,1948 年 跟随 父母 到 了 台湾 。 San Mao (1943-1991) was born in Chongqing in 1943 and followed his parents to Taiwan in 1948. 三毛 本来 的 名字 叫 陈懋 (mào) 平 ,1946 年 改成 陈平 , 她 给 自己 取 的 英文名字 叫 Echo。 San Mao's original name was Chen Chen (mà 平), and he changed to Chen Ping in 1946. She gave her the English name Echo. “ 三毛 ” 是 她 的 笔名 。 San Mao is her pen name. 1964 年 三毛 进入 中国 文化 大学 学习 哲学 ,1967 年 前往 西班牙 留学 。 San Mao entered the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in 1964 to study philosophy and went to Spain in 1967 to study abroad. 在 那里 她 认识 了 后来 的 丈夫 荷西 。 Where she met her later husband, Jose. 之后 三毛 还 在 德国 和 美国 留学 , 并且 去 了 很多 其他 国家 旅行 。 San Mao also studied abroad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raveled to many other countries.

1971 年 , 三毛 遭受 了 两次 情感 上 的 打击 : 一次 是 三毛 不顾 家里人 的 反对 , 与 一位 台湾 画家 订婚 , 却 在 婚礼 前 发现 对方 其实 已经 结过婚 了 。 In 1971, San Mao suffered two emotional blows: Once San Mao disregarded the objections of family members and was engaged to a Taiwanese painter, he discovered that the other party had actually married before the wedding. 另 一次 是 三毛 答应 了 一位 德国 教师 的 求婚 之后 , 有 一天 他们 一起 去 订制 结婚 的 名片 , 结果 当天 晚上 这位 德国 教师 因为 心脏病 突然 发作 去世 了 。 The other time, San Mao promised to marry a German teacher. One day they went together to order a wedding card. As a result, the German teacher died on the same night of a sudden heart attack. 三毛 非常 伤心 , 曾经 尝试 自杀 。 Sanmao was very sad and tried to commit suicide. 在 17 年 后 , 三毛 回忆 说 :“ 那盒 名片 直到 今天 还 没有 去 拿 ”。 After 17 years, Sanmao recalled: “The box of business cards has not been taken until today.”

在 经历 了 精神 上 的 打击 之后 , 三毛 在 1972 年 再次 去往 西班牙 , 与 6 年前 认识 的 荷西 重逢 。 After experiencing a spiritual blow, San Mao went to Spain again in 1972 and met with Jose, who met 6 years ago. 1974 年 , 三毛 在 撒哈拉 与 荷西 结婚 , 开始 了 在 撒哈拉沙漠 的 生活 。 In 1974, San Mao married Jose in the Sahara and began his life in the Sahara. 在 那里 她 写 了 许多 文章 描写 自己 的 异国 婚姻 , 完成 了 《 撒哈拉沙漠 》、《 稻草人 手记 》、《 哭泣 的 骆驼 》 这 一系列 的 散文 和 小说集 。 There she wrote many articles depicting her own exotic marriages and completed a series of essays and collections of novels, Sahara, Scarecrow Notes, and Crying Camels. 当时 的 中国 大陆 刚刚 对外开放 , 许多 关于 国外 的 信息 一下子 涌 了 进来 , 三毛 的 文章 成为 了 人们 了解 外部 世界 的 窗口 。 At that time, mainland China was just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many information about foreign countries suddenly flowed in. San Mao's articles became a window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outside world. 人们 忽然 发现 , 原来 还 可以 这样 谈恋爱 , 还 可以 这样 穿衣 打扮 , 还 可以 这样 创造 生活 。 People suddenly found out that they can still fall in love, they can dress like this, and they can also create life like this. 三毛 独特 的 人生 经历 和 流浪者 的 人格特质 , 给 她 的 文字 带来 了 强大 的 力量 。 San Mao's unique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personality of the homeless have brought her powerful power to her writing. 三毛 也 成为 了 许多 读者 心中 的 人生 导师 。 San Mao has also become a life mentor for many readers.

1979 年 , 三毛 的 西班牙 丈夫 荷西 在 潜水 时 意外 身亡 。 In 1979, the Spanish husband of Sanmao, Jose, died unexpectedly while diving. 三毛 经历 了 第三次 情感 上 的 重度 打击 。 San Mao experienced a third emotional blow. 与 荷西 在 一起 的 时候 , 即使 遇到困难 , 三毛 也 是 坚强 和 乐观 的 。 Even with difficulties, San Mao was strong and optimistic when he was with Jose. 但是 自从 荷西 去世 以后 , 三毛 的 文字 就 变得 灰暗 起来 , 充满 了 悲伤 。 However, since the death of Jose, the text of San Mao has become gray and full of sadness. 散文集 《 梦里 花落 知多少 》 记录 了 三毛 在 荷西 离开 后 的 生活 , 让 无数 读者 看 完 之后 禁不住 流泪 。 The collection of essays “How Much Do You Know in Dreams” records the life of San Mao after he left in Hesi. After reading millions of readers, he couldn't help crying.

1991 年 , 三毛 在 台湾 一家 医院 里 去世 , 年龄 仅 有 48 岁 。 In 1991, San Mao died in a hospital in Taiwan and was only 48 years old. 虽然 当时 警察 把 三毛 的 死 定为 自杀 , 但 后来 很多 人 提出 疑问 , 所以 三毛 真正 的 死因 到 现在 还是 个 谜 。 Although at that time, the police decided to commit suicide as San Mao, but many people later asked questions, so San Mao's real cause of death is still a mystery.

有 一首歌 每个 中国 人 都 会 唱 , 叫 《 橄榄树 》, 是 三毛 作 的 词 。 There is a song that every Chinese can sing. It is called "Olive Tree." It is a word written by San Mao. 每次 听到 这 首歌 , 我 就 会 想起 长 头发 高个子 喜欢 流浪 的 三毛 。 Every time I hear this song, I will remember that long hair tall tall like stray San Mao. 现在 , 让 我们 一 起来 欣赏 这 首歌 , 在 歌声 中 静静地 怀念 这位 有着 传奇 人生 的 女作家 。 Now, let's enjoy the song together and quietly miss the legendary woman writer.

《 橄榄树 》 歌词 : Olive Tree Lyrics:

不要 问 我 从 哪里 来 我 的 故乡 在 远方 为什么 流浪 流浪 远方 流浪 Don't ask me where to come from my hometown in the distance Why are wandering wandering faraway wandering

为了 天空 飞翔 的 小鸟 为了 山间 清流 的 小溪 为了 宽阔 的 草原 流浪 远方 流浪 For the birds flying in the sky For the clear streams in the mountains For the wide grassland to wander

还有 还有 为了 梦中 的 橄榄树 橄榄树 There are also olive trees for the dream of olive trees

不要 问 我 从 哪里 来 我 的 故乡 在 远方 为什么 流浪 为什么 流浪 远方 为了 我梦中 的 橄榄树 Don't ask where I came from my hometown Why in the distance Wandering Why is the wandering far away For the olive tree in my dream?

不要 问 我 从 哪里 来 我 的 故乡 在 远方 为什么 流浪 流浪 远方 流浪 Don't ask me where to come from my hometown in the distance Why are wandering wandering faraway wandering

歌曲 :《 橄榄树 》 作曲 : 李泰祥 作词 : 三毛 演唱 : 齐豫 Song: "Olive Tree" Composer: Li Taixiang Written by: San Mao Concert: Qi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