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 gebruiken cookies om LingQ beter te maken. Als u de website bezoekt, gaat u akkoord met onze cookiebeleid.


image

The Korean War, 4.韩战系列第四讲:仁川登陆

4. 韩战 系列 第四 讲 : 仁川 登陆

韓戰 系列 第四 講 : 仁川 登陸

1、“ 最 糟糕 ” 的 登陸 地點 : 仁川

大家 好 , 歡迎 大家 收聽 《 縱橫 大 歷史 》, 我 是 主持人 孫誠 。

今天 , 我們 將 繼續 進行 韓戰 系列 節目 。

在 之前 的 三講 中 , 我們 回顧 了 韓戰 的 起源 、 北韓 軍在 戰爭初期 的 南侵 與 圍繞 釜山 防禦 圈 的 戰鬥 情況 。

今天 , 我們 將 進行 第四 講 《 仁川 登陸 》, 帶 您 回顧 韓戰 的 第一個 轉折點 。

我們 首先 從 一個 宏大 的 歷史 場景 開始 說起 。

1950 年 9 月 15 日 早上 , 來自 美國 、 英國 、 荷蘭 、 加拿大 、 澳大利亞 、 新西蘭 等國 的 各類 艦艇 230 艘 雲集 在 朝鮮半島 西海岸 港口 仁川 附近 的 海域 。

其中 , 僅 航空母艦 就 有 6 艘 之 多 。

而 這些 航母 上 停放 的 飛機 加上 前來 支援 的 美國 遠東 空軍 飛機 , 總數 更是 達到 了 驚人 的 1500 架 之 多 , 足以 遮蔽 仁川 的 天空 。

在 如此 之多 的 艦艇 及 飛機 的 掩護 下 , 以 美國 海軍陸戰隊 第 1 師 及第 7 步兵師 為 基幹 編成 的 美國 第 10 軍共 6.9 萬多 人 陸續 乘坐 登陸艇 , 對 北韓 軍隊 控制 的灘 頭髮 起 了 聲勢浩大 的 登陸作戰 。

這是 1944 年 諾曼底 登陸 之後 , 世界 上 出現 的 最 大規模 的 登陸 戰役 。

而 這一 被 稱 為 “ 仁川 登陸 ” 的 軍事 奇蹟 , 也將 永遠 載入 人類 戰爭史 的 史冊 。

在 理解 仁川 登陸 為 什麼 會 發生 之前 , 我們 首先 要 看一看 當時 韓戰 的 戰爭 局勢 。

如上 一講 所說 , 在 1950 年 9 月 上 半月 , 北韓 軍 的 前線 兵 力盡 管 已經 不足 , 卻 依然 保持 著 攻勢 。

聯合 國軍 則 堅守 著 “ 釜山 防禦 圈 ”, 保衛 著 大韓民國 僅剩 的 東南 一隅 約 一成 國土 。

從 地面戰 的 戰局 來看 , 聯合 國軍 的 東 、 南 兩面 是 汪洋大海 , 西 、 北 兩面 則是 北韓 軍隊 , 已經 陷入 了 被 包圍 的 戰略 絕地 。

然而 , 如果 我們 轉換 視角 , 就 會 發現 , 事實上 北韓 本身 才 是 被 包圍 的 一方 。

朝鮮半島 三面 環海 , 僅在 北面 與 蘇聯 的 西伯利亞 及 中共 控制 的 滿洲 相連 。

在 朝鮮半島 的 東 、 南 、 西三面 , 由於 北韓 海軍 與 聯合 國軍 各國 海軍 相比 弱小 得 不值一提 , 以 美國 海軍 為主 的 、 強大 的 聯合國 軍艦 隊 在 戰爭初期 就 掌握 了 制海權 。

聯合 國軍 如果 願意 的話 , 可以 在 朝鮮半島 的 各個 方向 上 發動 炮擊 、 艦載機 攻擊 和 登陸 攻擊 , 而 蘇聯 和 北韓 只能 被動 應對 , 無法 主動 選擇 反 登陸戰 戰場 。

因此 , 可以 說 從 美國 介入 戰爭 開始 , 共產 極權 陣營 事實上 就 處在 極端 不利 的 戰略 態勢 下 。

在 這樣 的 背景 下 , 善於 捕捉 戰機 、 充滿 冒險 精神 的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麥克阿瑟 將軍 , 早 在 韓戰 爆發 後 的 第六天 , 也 就是 1950 年 6 月 30 日 , 就 提出 了 在 仁川 進行 登陸作戰 、 扭轉 戰局 的 設想 。

仁川 位於 韓國 首都 首爾 以西 約 30 公里 處 , 是 位於 朝鮮半島 西海岸 中部 的 重要 港口 。

然而 , 從 軍事學 的 角度 來說 , 在 仁川 進行 登陸作戰 是 非常 困難 的 。

仁川港 水域 低 潮時 水深 只有 12—14 英尺 。

但是 , 普通 登陸艇 及 坦克 登陸艇 靠近海岸 , 則 分別 需要 至少 23 英尺 及 29 英尺 的 潮高 。

幸運 的 是 , 仁川港 擁有 全世界 第二 大 的 潮差 , 漲 潮時 潮高 可以 達到 31—33 英尺 。

不幸 的 是 ,“ 這樣 的 有利條件 一個月 中 只有 一次 , 持續時間 僅為 三四天 。

”( 羅 伊 ·E· 阿 普爾曼 :《 南到 洛東 江北 到 鴨綠江 》 第二十五章 《 仁川 登陸 》) 而 就算 在 這 三四天 內 , 潮高 達到 23 英尺 以上 的 時間 也 不是 連續 的 , 而是 每次 間隔 十二 小時 、 一次 持續 三 小時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二十二章 《 戰略 之爭 》)。

因此 , 在 仁川 進行 登陸作戰 的 戰機 可謂 是 稍縱即逝 。

然而 , 大膽 的 麥克阿瑟 卻 在 韓戰 剛剛 爆發 時 , 就 下定 了 在 仁川 進行 登陸戰 的 決心 。

在 美國 軍隊 的 歷史 上 , 麥克阿瑟 以 果決 大膽 的 作戰 風格 著稱 。

1903 年 , 麥克阿瑟 在 西點軍校 畢業 時 , 曾經 以 98.14 分 的 總 平均 成績 榮獲 該校 一百年 來 最好 的 成績 。

在 二戰時期 , 麥克阿瑟 在 太平洋 戰場 曾 十一次 迂迴 到 日軍 側翼 及 後方 , 進行 果斷 的 登陸戰 , 每次 都 取得 了 勝利 。

因此 , 在 1950 年 6 月 30 日 , 臨危受命 的 麥克阿瑟 立即 提出 了 在 仁川 實施 登陸作戰 , 從 側翼 打擊 北韓 軍 的 設想 。

但是 , 隨著 北韓 軍在 7 月 快速 向南 侵略 , 麥克阿瑟 不得不 暫時 將兵 力 投放 在 阻擊 北韓 軍南侵 的 正面 防線 上 。

不過 , 他並 沒有 放棄 在 仁川 進行 登陸作戰 的 信念 。

7 月 13 日 , 美國陸軍 參謀長 柯林斯 將軍 和 空軍 參謀長 范登堡 將軍 從 華盛頓 飛赴 東京 , 聽取 了 麥克阿瑟 關於 仁川 登陸作戰 設想 的 報告 。

然而 , 麥克阿瑟 的 設想 無法 打消 華盛頓 方面 的 疑慮 。

在 華盛頓 方面 看來 , 仁川 實在 不是 一個 適合 進行 登陸戰 的 地方 。

參謀長 聯席會議 主席 佈雷德 利 將軍 甚至 認為 ,“ 仁川 很 可能 是 進行 兩棲登陸 的 最 糟糕 的 地方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二十二章 《 戰略 之爭 》)

2、 麥克阿瑟 的 豪賭

在 這樣 的 情況 下 , 麥克阿瑟 繼續 向 華盛頓 施壓 。

7 月 19 日 , 麥克阿瑟 致電 華盛頓 , 要求 齊 裝滿 員 的 美國 海軍陸戰隊 第 1 師 必須 在 9 月 10 日前 到達 韓國 。

海軍陸戰隊 是 主要 進行 兩棲登陸 作戰 的 部隊 。

這 意味著 , 麥克阿瑟 很 可能 將在 9 月 中旬 發動 仁川 登陸 。

21 日 , 麥克阿瑟 致電 華盛頓 , 概述 了 他 發動 仁川 登陸 的 理由 :“ 我 堅信 , 在 敵人 後方 儘早 實施 有力 的 行動 將會 切斷 敵人 的 主要 交通線 , 從而 使 我們 得以 對 敵人 發起 決定性 的 、 毀滅性 的 打擊 。

在 這樣 的 行動 中 , 任何 物質 上 的 延誤 都 將使 我們 失去 這一 機會 。

另 一 選擇 是 , 在 正面 發起 進攻 , 其 必然結果 是 緩慢 地 把 敵人 驅逐 到 三八線 以北 , 進程 緩慢 , 代價 慘重 。

值得注意 的 是 , 此時 美軍 剛剛 在 大田 慘敗 , 聯合 國軍 能否 守住 韓國 已經 成為 一個 未知數 。

然而 此時 , 麥克阿瑟 卻 在 向 華盛頓 極力 主張 進行 仁川 登陸 。

這樣 , 華盛頓 方面 就 陷入 了 尷尬 的 境地 。

事實上 , 儘管 麥克阿瑟 僅是 駐 日 盟軍 總司令 和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 但 他 擁有 五星上將 的 軍銜 , 而 這一 軍銜 甚至 比 參謀長 聯席會議 主席 四星 上將 佈雷德 利 還要 高 。

另一方面 , 麥克阿瑟 直到 這時 為止 仍 沒有 透露 仁川 登陸 的 詳細 作戰 計劃 , 華盛頓 方面 甚至 無法 與 他 進行 有效 討論 , 而是 隻 能 表示同意 或 反對 。

23 日 , 參謀長 聯席會議 與 麥克阿瑟 進行 了 電信 會議 , 質疑 麥克阿瑟 是否 真的 有 必要 在 前線 吃緊 的 情況 下 抽調 兵力 進行 仁川 登陸 , 麥克阿瑟 則 強硬 而 簡短地 回答 說 “ 是 的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二十二章 《 戰略 之爭 》) 無奈 之下 , 杜魯門 總統 只得 在 8 月 6 日 派出 總統 特使 哈里曼 前往 東京 。

隨同 哈里曼 一同 前往 的 人員 中 , 有 一位 名叫 馬 修 · 李奇微 、 時任 美國陸軍 副參謀長 的 將軍 。

而 他 , 將在 不久 的 將來 成為 韓戰 中 共產 極權 軍隊 的 剋星 。

根據 李奇微 將軍 的 韓戰 回憶錄 , 總統 特使 與 麥克阿瑟 的 會談 從 8 月 6 日 一直 進行 到 8 月 8 日 。

李奇微 的 回憶錄 說 , 當時 , 麥克阿瑟 表示 “ 唯有 在 仁川 登陸 才 是 可行 的 , 因為 , 只有 實施 仁川 登陸 才能 給 敵人 以 必要 的 沉重打擊 , 從而 在 冬季 到來 之前 將其 殲滅 —— 通過 這種 打擊 , 可以 切斷 敵 主要 補給線 和 交通線 , 並 能 獲得 同由 釜山 防禦 圈 出擊 的 部隊 會合 的 機會 , 消滅 夾在 登陸 部隊 和 由 防禦 圈 出擊 的 部隊 之間 的 敵軍 。

”( 馬 修 · 李奇微 :《 朝鮮戰爭 ( 李奇微 回憶錄 )》 第三章 ) 而 麥克阿瑟 之所以 希望 在 冬天 結束 前 儘快 消滅 北韓 軍隊 , 一是 認為 朝鮮半島 寒冷 的 冬 天將 給 聯合 國軍 帶 去 巨大 的 非戰鬥 減員 ; 二是 如果 戰事 拖延 下去 , 北韓 軍將 在 蘇聯 和 中國 的 補給 下 變得 越來越 強 , 使 局勢 不可收拾 。

( 參看 詹姆斯 ·F. 施納貝爾 :《 戰爭 爆發 前後 》 第八章 《 烙鐵 行動 : 醞釀 與 計劃 》)

麥克阿瑟 用 他 出色 的 雄辯 才能 和 縝密 的 思維能力 , 贏得 了 總統 特使 的 認同 。

會後 , 哈里曼 特使 認為 “ 應當 把 政治 問題 和 個人 考慮 撇 在 一邊 ”, 並且 要 “ 把 麥克阿瑟 將軍 作為 一大 國寶 加以 器重 。

”( 馬 修 · 李奇微 :《 朝鮮戰爭 ( 李奇微 回憶錄 )》 第三章 ) 隨後 , 總統 特使 一行 返回 華盛頓 , 開始 為 麥克阿瑟 的 仁川 登陸 計劃 進行 說服 工作 。

8 月 12 日 , 聯合 國軍 司令部 在 麥克阿瑟 的 指示 下 制定 了 仁川 登陸 的 作戰 計劃 。

此次 作戰 被 稱 為 “ 鉻鐵 行動 ”, 將於 9 月 15 日 實施 登陸 。

根據 計劃 , 登陸 部隊 將 收復 仁川 及 首爾 , 從而 切斷 洛 東江 前線 北韓 軍 主力 的 退路 。

釜山 防禦 圈內 的 美 第 8 集團軍 則將 向 北 出擊 , 與 登陸 部隊 會合 。

8 月 23 日 , 參謀長 聯席會議 的 代表 柯林斯 將軍 和 謝爾曼 海軍上將 來到 東京 , 最後 一次 試圖 說服 麥克阿瑟 放棄 仁川 登陸 計劃 。

他們 提出 了 一個 替代 方案 , 認為 可以 在 仁川 以南 約 160 公里 的 群山 實施 登陸 。

然而 , 麥克阿瑟 卻 用 一次 時長 45 分鐘 的 演講 使 他們 無話可說 。

在 演講 中 , 麥克阿瑟 指出 , 從 北韓 向南 延伸 的 幾乎 所有 鐵路 、 公路 都 會 經過 首爾 、 仁川 地區 。

因此 , 只有 佔領 首爾 和 仁川 , 才能 真正 切斷 北韓 軍 主力 的 退路 ,“ 迅速 取得 對 敵人 的 決定性 勝利 。

” 此外 , 從 北韓 侵略軍 手中 重新 奪回 大韓民國 首都 首爾 ,“ 可以 取得 極大 的 政治 和 心理 優勢 。

”(《 朝鮮戰爭 中 的 美國陸軍 : 戰爭 爆發 前後 》 第八章 《 烙鐵 行動 : 醞釀 與 計劃 》) 對於 自己 的 計劃 , 麥克阿瑟 將其 比喻 為 一場 賭博 。

他 表示 :“ 下 5 個 美元 的 賭注 , 我 就 有 機會 贏得 5 萬美元 。

”( 於 濱 、 談鋒 、 蔣 偉民 譯 、 約瑟夫 · 古爾登 著 :《 朝鮮戰爭 : 未曾 透露 的 真相 》 第十章 《 仁川 賭勝 》, 中國 北京 聯合 出版 有限責任 公司 ,2014 年 )

到 這個 時候 , 華盛頓 方面 已經 無法 再 說服 麥克阿瑟 了 。

對於 仁川 登陸 的 計劃 , 杜魯門 總統 也 表達 了 讚許 。

8 月 26 日 , 負責 仁川 登陸作戰 的 美國 第 10 軍 編成 。

28 日 , 參謀長 聯席會議 批准 了 仁川 登陸作戰 計劃 。

至此 , 韓戰 的 第一個 轉折點 , 就 這樣 迎來 了 倒計時 。

3、 仁川 登陸作戰

事實上 , 麥克阿瑟 之所以 敢於 在 仁川 進行 敵後 登陸 , 也 與 聯合 國軍 對 北韓 軍在 首爾 、 仁川 地區 的 兵力 估計 有關 。

根據 聯合 國軍 在 1950 年 8 月底 掌握 的 情報 , 北韓 軍隊 在 首爾 駐紮 了 約 5000 人 、 在 仁川 駐紮 了 約 2000 人 。

為何 北韓 軍在 這一 重要 地區 的 兵力 會 如此 之少 呢 ?

共產 極權 陣營 方面 , 又 是否 對 即將 發生 的 仁川 登陸 有所 察覺 呢 ?

早 在 戰爭 爆發 後 不久 , 中共 就 曾 通過 蘇聯 對 北韓 進行 過 警告 。

1950 年 7 月 , 蘇聯 駐華大使 羅 申向 莫斯科 報告 稱 , 周恩來 向 他 轉達 了 毛澤東 對 北韓 的 建議 , 表示 “ 美國 軍隊 可能 在 仁川 登陸 , 要 在 仁川 后方 建立 一條 堅強 的 防線 。

”( 沈志華 :《 毛澤東 、 斯大林 與 朝鮮戰爭 》 第四章 第一節 ) 當 戰局 在 洛東 江邊 陷入僵局 後 , 北韓 方面 也 組建 了 “ 西海岸 防禦 司令部 ”,“ 計劃 在 每個 較大 的 港口 各 配備 1 個 步兵團 、1 個 炮兵團 、1 個 坦克團 ”, 並對 仁川 、 首爾 地區 進行 重點 設防 ( 中國 “ 軍事科學院 ” 編 :《 抗美援朝戰爭 史 》 第一卷 第八章 )。

然而 , 由於 北韓 軍 主力 正 集結 在 洛 東江 前線 , 金日成 無法 分出 足夠 的 兵力 進行 後方 防禦 。

這些 後方 防禦 部隊 戰鬥力 低下 ,“ 大都 是 沒有 受過 訓練 的 新兵 組織 的 部隊 ”( 劉統 :《 真實 與 謊言 : 是 誰 預測 了 美軍 仁川 登陸 》,《 同舟 共進 》2016 年 第 10 期 )。

因此 , 儘管 共產 極權 陣營 事實上 已 對 聯合 國軍 的 仁川 登陸 有所 預判 , 卻 仍然 無力 進行 防備 。

1950 年 9 月 13 日 , 麥克阿瑟 在 日本 佐世保港 登上 他 的 旗艦 巡洋艦 “ 麥金萊 山 ” 號 , 駛向 仁川 海域 , 他 的 豪賭 開始 了 。

9 月 15 日 早上 6 時 27 分 , 在 經過 聯合國 軍艦 隊 和 飛機 的 多日 轟炸 和 炮擊 後 , 第一批 登陸艇 搭載 著 美國 海軍陸戰隊 員 駛向 灘頭 。

戰鬥 進行 得 相當 順利 。

到 第二天 , 陸戰隊 已經 攻下 仁川 市區 。

而 在 兩天 的 戰鬥 中 , 陸戰隊 的 傷亡 僅僅 是 24 人 戰死 、1 人 失蹤 、195 人 負傷 。

至此 , 仁川 登陸 已經 成功 , 北韓 軍 即將 迎來 一場 極其 慘烈 的 大 潰敗 , 大韓民國 則 即將 重獲 自由 。

4. 韩战 系列 第四 讲 : 仁川 登陆 4. Lecture 4 of the Korean War Series: Inchon Landing

韓戰 系列 第四 講 : 仁川 登陸

1、“ 最 糟糕 ” 的 登陸 地點 : 仁川

大家 好 , 歡迎 大家 收聽 《 縱橫 大 歷史 》, 我 是 主持人 孫誠 。

今天 , 我們 將 繼續 進行 韓戰 系列 節目 。

在 之前 的 三講 中 , 我們 回顧 了 韓戰 的 起源 、 北韓 軍在 戰爭初期 的 南侵 與 圍繞 釜山 防禦 圈 的 戰鬥 情況 。

今天 , 我們 將 進行 第四 講 《 仁川 登陸 》, 帶 您 回顧 韓戰 的 第一個 轉折點 。

我們 首先 從 一個 宏大 的 歷史 場景 開始 說起 。

1950 年 9 月 15 日 早上 , 來自 美國 、 英國 、 荷蘭 、 加拿大 、 澳大利亞 、 新西蘭 等國 的 各類 艦艇 230 艘 雲集 在 朝鮮半島 西海岸 港口 仁川 附近 的 海域 。

其中 , 僅 航空母艦 就 有 6 艘 之 多 。

而 這些 航母 上 停放 的 飛機 加上 前來 支援 的 美國 遠東 空軍 飛機 , 總數 更是 達到 了 驚人 的 1500 架 之 多 , 足以 遮蔽 仁川 的 天空 。

在 如此 之多 的 艦艇 及 飛機 的 掩護 下 , 以 美國 海軍陸戰隊 第 1 師 及第 7 步兵師 為 基幹 編成 的 美國 第 10 軍共 6.9 萬多 人 陸續 乘坐 登陸艇 , 對 北韓 軍隊 控制 的灘 頭髮 起 了 聲勢浩大 的 登陸作戰 。

這是 1944 年 諾曼底 登陸 之後 , 世界 上 出現 的 最 大規模 的 登陸 戰役 。

而 這一 被 稱 為 “ 仁川 登陸 ” 的 軍事 奇蹟 , 也將 永遠 載入 人類 戰爭史 的 史冊 。

在 理解 仁川 登陸 為 什麼 會 發生 之前 , 我們 首先 要 看一看 當時 韓戰 的 戰爭 局勢 。

如上 一講 所說 , 在 1950 年 9 月 上 半月 , 北韓 軍 的 前線 兵 力盡 管 已經 不足 , 卻 依然 保持 著 攻勢 。

聯合 國軍 則 堅守 著 “ 釜山 防禦 圈 ”, 保衛 著 大韓民國 僅剩 的 東南 一隅 約 一成 國土 。

從 地面戰 的 戰局 來看 , 聯合 國軍 的 東 、 南 兩面 是 汪洋大海 , 西 、 北 兩面 則是 北韓 軍隊 , 已經 陷入 了 被 包圍 的 戰略 絕地 。

然而 , 如果 我們 轉換 視角 , 就 會 發現 , 事實上 北韓 本身 才 是 被 包圍 的 一方 。

朝鮮半島 三面 環海 , 僅在 北面 與 蘇聯 的 西伯利亞 及 中共 控制 的 滿洲 相連 。

在 朝鮮半島 的 東 、 南 、 西三面 , 由於 北韓 海軍 與 聯合 國軍 各國 海軍 相比 弱小 得 不值一提 , 以 美國 海軍 為主 的 、 強大 的 聯合國 軍艦 隊 在 戰爭初期 就 掌握 了 制海權 。

聯合 國軍 如果 願意 的話 , 可以 在 朝鮮半島 的 各個 方向 上 發動 炮擊 、 艦載機 攻擊 和 登陸 攻擊 , 而 蘇聯 和 北韓 只能 被動 應對 , 無法 主動 選擇 反 登陸戰 戰場 。

因此 , 可以 說 從 美國 介入 戰爭 開始 , 共產 極權 陣營 事實上 就 處在 極端 不利 的 戰略 態勢 下 。

在 這樣 的 背景 下 , 善於 捕捉 戰機 、 充滿 冒險 精神 的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麥克阿瑟 將軍 , 早 在 韓戰 爆發 後 的 第六天 , 也 就是 1950 年 6 月 30 日 , 就 提出 了 在 仁川 進行 登陸作戰 、 扭轉 戰局 的 設想 。

仁川 位於 韓國 首都 首爾 以西 約 30 公里 處 , 是 位於 朝鮮半島 西海岸 中部 的 重要 港口 。

然而 , 從 軍事學 的 角度 來說 , 在 仁川 進行 登陸作戰 是 非常 困難 的 。

仁川港 水域 低 潮時 水深 只有 12—14 英尺 。

但是 , 普通 登陸艇 及 坦克 登陸艇 靠近海岸 , 則 分別 需要 至少 23 英尺 及 29 英尺 的 潮高 。

幸運 的 是 , 仁川港 擁有 全世界 第二 大 的 潮差 , 漲 潮時 潮高 可以 達到 31—33 英尺 。

不幸 的 是 ,“ 這樣 的 有利條件 一個月 中 只有 一次 , 持續時間 僅為 三四天 。

”( 羅 伊 ·E· 阿 普爾曼 :《 南到 洛東 江北 到 鴨綠江 》 第二十五章 《 仁川 登陸 》) 而 就算 在 這 三四天 內 , 潮高 達到 23 英尺 以上 的 時間 也 不是 連續 的 , 而是 每次 間隔 十二 小時 、 一次 持續 三 小時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二十二章 《 戰略 之爭 》)。

因此 , 在 仁川 進行 登陸作戰 的 戰機 可謂 是 稍縱即逝 。

然而 , 大膽 的 麥克阿瑟 卻 在 韓戰 剛剛 爆發 時 , 就 下定 了 在 仁川 進行 登陸戰 的 決心 。

在 美國 軍隊 的 歷史 上 , 麥克阿瑟 以 果決 大膽 的 作戰 風格 著稱 。

1903 年 , 麥克阿瑟 在 西點軍校 畢業 時 , 曾經 以 98.14 分 的 總 平均 成績 榮獲 該校 一百年 來 最好 的 成績 。

在 二戰時期 , 麥克阿瑟 在 太平洋 戰場 曾 十一次 迂迴 到 日軍 側翼 及 後方 , 進行 果斷 的 登陸戰 , 每次 都 取得 了 勝利 。

因此 , 在 1950 年 6 月 30 日 , 臨危受命 的 麥克阿瑟 立即 提出 了 在 仁川 實施 登陸作戰 , 從 側翼 打擊 北韓 軍 的 設想 。

但是 , 隨著 北韓 軍在 7 月 快速 向南 侵略 , 麥克阿瑟 不得不 暫時 將兵 力 投放 在 阻擊 北韓 軍南侵 的 正面 防線 上 。

不過 , 他並 沒有 放棄 在 仁川 進行 登陸作戰 的 信念 。

7 月 13 日 , 美國陸軍 參謀長 柯林斯 將軍 和 空軍 參謀長 范登堡 將軍 從 華盛頓 飛赴 東京 , 聽取 了 麥克阿瑟 關於 仁川 登陸作戰 設想 的 報告 。

然而 , 麥克阿瑟 的 設想 無法 打消 華盛頓 方面 的 疑慮 。

在 華盛頓 方面 看來 , 仁川 實在 不是 一個 適合 進行 登陸戰 的 地方 。

參謀長 聯席會議 主席 佈雷德 利 將軍 甚至 認為 ,“ 仁川 很 可能 是 進行 兩棲登陸 的 最 糟糕 的 地方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二十二章 《 戰略 之爭 》)

2、 麥克阿瑟 的 豪賭

在 這樣 的 情況 下 , 麥克阿瑟 繼續 向 華盛頓 施壓 。

7 月 19 日 , 麥克阿瑟 致電 華盛頓 , 要求 齊 裝滿 員 的 美國 海軍陸戰隊 第 1 師 必須 在 9 月 10 日前 到達 韓國 。

海軍陸戰隊 是 主要 進行 兩棲登陸 作戰 的 部隊 。

這 意味著 , 麥克阿瑟 很 可能 將在 9 月 中旬 發動 仁川 登陸 。

21 日 , 麥克阿瑟 致電 華盛頓 , 概述 了 他 發動 仁川 登陸 的 理由 :“ 我 堅信 , 在 敵人 後方 儘早 實施 有力 的 行動 將會 切斷 敵人 的 主要 交通線 , 從而 使 我們 得以 對 敵人 發起 決定性 的 、 毀滅性 的 打擊 。

在 這樣 的 行動 中 , 任何 物質 上 的 延誤 都 將使 我們 失去 這一 機會 。

另 一 選擇 是 , 在 正面 發起 進攻 , 其 必然結果 是 緩慢 地 把 敵人 驅逐 到 三八線 以北 , 進程 緩慢 , 代價 慘重 。

值得注意 的 是 , 此時 美軍 剛剛 在 大田 慘敗 , 聯合 國軍 能否 守住 韓國 已經 成為 一個 未知數 。

然而 此時 , 麥克阿瑟 卻 在 向 華盛頓 極力 主張 進行 仁川 登陸 。

這樣 , 華盛頓 方面 就 陷入 了 尷尬 的 境地 。

事實上 , 儘管 麥克阿瑟 僅是 駐 日 盟軍 總司令 和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 但 他 擁有 五星上將 的 軍銜 , 而 這一 軍銜 甚至 比 參謀長 聯席會議 主席 四星 上將 佈雷德 利 還要 高 。

另一方面 , 麥克阿瑟 直到 這時 為止 仍 沒有 透露 仁川 登陸 的 詳細 作戰 計劃 , 華盛頓 方面 甚至 無法 與 他 進行 有效 討論 , 而是 隻 能 表示同意 或 反對 。

23 日 , 參謀長 聯席會議 與 麥克阿瑟 進行 了 電信 會議 , 質疑 麥克阿瑟 是否 真的 有 必要 在 前線 吃緊 的 情況 下 抽調 兵力 進行 仁川 登陸 , 麥克阿瑟 則 強硬 而 簡短地 回答 說 “ 是 的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二十二章 《 戰略 之爭 》) 無奈 之下 , 杜魯門 總統 只得 在 8 月 6 日 派出 總統 特使 哈里曼 前往 東京 。

隨同 哈里曼 一同 前往 的 人員 中 , 有 一位 名叫 馬 修 · 李奇微 、 時任 美國陸軍 副參謀長 的 將軍 。

而 他 , 將在 不久 的 將來 成為 韓戰 中 共產 極權 軍隊 的 剋星 。

根據 李奇微 將軍 的 韓戰 回憶錄 , 總統 特使 與 麥克阿瑟 的 會談 從 8 月 6 日 一直 進行 到 8 月 8 日 。

李奇微 的 回憶錄 說 , 當時 , 麥克阿瑟 表示 “ 唯有 在 仁川 登陸 才 是 可行 的 , 因為 , 只有 實施 仁川 登陸 才能 給 敵人 以 必要 的 沉重打擊 , 從而 在 冬季 到來 之前 將其 殲滅 —— 通過 這種 打擊 , 可以 切斷 敵 主要 補給線 和 交通線 , 並 能 獲得 同由 釜山 防禦 圈 出擊 的 部隊 會合 的 機會 , 消滅 夾在 登陸 部隊 和 由 防禦 圈 出擊 的 部隊 之間 的 敵軍 。

”( 馬 修 · 李奇微 :《 朝鮮戰爭 ( 李奇微 回憶錄 )》 第三章 ) 而 麥克阿瑟 之所以 希望 在 冬天 結束 前 儘快 消滅 北韓 軍隊 , 一是 認為 朝鮮半島 寒冷 的 冬 天將 給 聯合 國軍 帶 去 巨大 的 非戰鬥 減員 ; 二是 如果 戰事 拖延 下去 , 北韓 軍將 在 蘇聯 和 中國 的 補給 下 變得 越來越 強 , 使 局勢 不可收拾 。

( 參看 詹姆斯 ·F. 施納貝爾 :《 戰爭 爆發 前後 》 第八章 《 烙鐵 行動 : 醞釀 與 計劃 》)

麥克阿瑟 用 他 出色 的 雄辯 才能 和 縝密 的 思維能力 , 贏得 了 總統 特使 的 認同 。

會後 , 哈里曼 特使 認為 “ 應當 把 政治 問題 和 個人 考慮 撇 在 一邊 ”, 並且 要 “ 把 麥克阿瑟 將軍 作為 一大 國寶 加以 器重 。

”( 馬 修 · 李奇微 :《 朝鮮戰爭 ( 李奇微 回憶錄 )》 第三章 ) 隨後 , 總統 特使 一行 返回 華盛頓 , 開始 為 麥克阿瑟 的 仁川 登陸 計劃 進行 說服 工作 。

8 月 12 日 , 聯合 國軍 司令部 在 麥克阿瑟 的 指示 下 制定 了 仁川 登陸 的 作戰 計劃 。

此次 作戰 被 稱 為 “ 鉻鐵 行動 ”, 將於 9 月 15 日 實施 登陸 。

根據 計劃 , 登陸 部隊 將 收復 仁川 及 首爾 , 從而 切斷 洛 東江 前線 北韓 軍 主力 的 退路 。

釜山 防禦 圈內 的 美 第 8 集團軍 則將 向 北 出擊 , 與 登陸 部隊 會合 。

8 月 23 日 , 參謀長 聯席會議 的 代表 柯林斯 將軍 和 謝爾曼 海軍上將 來到 東京 , 最後 一次 試圖 說服 麥克阿瑟 放棄 仁川 登陸 計劃 。

他們 提出 了 一個 替代 方案 , 認為 可以 在 仁川 以南 約 160 公里 的 群山 實施 登陸 。

然而 , 麥克阿瑟 卻 用 一次 時長 45 分鐘 的 演講 使 他們 無話可說 。

在 演講 中 , 麥克阿瑟 指出 , 從 北韓 向南 延伸 的 幾乎 所有 鐵路 、 公路 都 會 經過 首爾 、 仁川 地區 。

因此 , 只有 佔領 首爾 和 仁川 , 才能 真正 切斷 北韓 軍 主力 的 退路 ,“ 迅速 取得 對 敵人 的 決定性 勝利 。

” 此外 , 從 北韓 侵略軍 手中 重新 奪回 大韓民國 首都 首爾 ,“ 可以 取得 極大 的 政治 和 心理 優勢 。

”(《 朝鮮戰爭 中 的 美國陸軍 : 戰爭 爆發 前後 》 第八章 《 烙鐵 行動 : 醞釀 與 計劃 》) 對於 自己 的 計劃 , 麥克阿瑟 將其 比喻 為 一場 賭博 。

他 表示 :“ 下 5 個 美元 的 賭注 , 我 就 有 機會 贏得 5 萬美元 。

”( 於 濱 、 談鋒 、 蔣 偉民 譯 、 約瑟夫 · 古爾登 著 :《 朝鮮戰爭 : 未曾 透露 的 真相 》 第十章 《 仁川 賭勝 》, 中國 北京 聯合 出版 有限責任 公司 ,2014 年 )

到 這個 時候 , 華盛頓 方面 已經 無法 再 說服 麥克阿瑟 了 。

對於 仁川 登陸 的 計劃 , 杜魯門 總統 也 表達 了 讚許 。

8 月 26 日 , 負責 仁川 登陸作戰 的 美國 第 10 軍 編成 。

28 日 , 參謀長 聯席會議 批准 了 仁川 登陸作戰 計劃 。

至此 , 韓戰 的 第一個 轉折點 , 就 這樣 迎來 了 倒計時 。

3、 仁川 登陸作戰

事實上 , 麥克阿瑟 之所以 敢於 在 仁川 進行 敵後 登陸 , 也 與 聯合 國軍 對 北韓 軍在 首爾 、 仁川 地區 的 兵力 估計 有關 。

根據 聯合 國軍 在 1950 年 8 月底 掌握 的 情報 , 北韓 軍隊 在 首爾 駐紮 了 約 5000 人 、 在 仁川 駐紮 了 約 2000 人 。

為何 北韓 軍在 這一 重要 地區 的 兵力 會 如此 之少 呢 ?

共產 極權 陣營 方面 , 又 是否 對 即將 發生 的 仁川 登陸 有所 察覺 呢 ?

早 在 戰爭 爆發 後 不久 , 中共 就 曾 通過 蘇聯 對 北韓 進行 過 警告 。

1950 年 7 月 , 蘇聯 駐華大使 羅 申向 莫斯科 報告 稱 , 周恩來 向 他 轉達 了 毛澤東 對 北韓 的 建議 , 表示 “ 美國 軍隊 可能 在 仁川 登陸 , 要 在 仁川 后方 建立 一條 堅強 的 防線 。

”( 沈志華 :《 毛澤東 、 斯大林 與 朝鮮戰爭 》 第四章 第一節 ) 當 戰局 在 洛東 江邊 陷入僵局 後 , 北韓 方面 也 組建 了 “ 西海岸 防禦 司令部 ”,“ 計劃 在 每個 較大 的 港口 各 配備 1 個 步兵團 、1 個 炮兵團 、1 個 坦克團 ”, 並對 仁川 、 首爾 地區 進行 重點 設防 ( 中國 “ 軍事科學院 ” 編 :《 抗美援朝戰爭 史 》 第一卷 第八章 )。

然而 , 由於 北韓 軍 主力 正 集結 在 洛 東江 前線 , 金日成 無法 分出 足夠 的 兵力 進行 後方 防禦 。

這些 後方 防禦 部隊 戰鬥力 低下 ,“ 大都 是 沒有 受過 訓練 的 新兵 組織 的 部隊 ”( 劉統 :《 真實 與 謊言 : 是 誰 預測 了 美軍 仁川 登陸 》,《 同舟 共進 》2016 年 第 10 期 )。

因此 , 儘管 共產 極權 陣營 事實上 已 對 聯合 國軍 的 仁川 登陸 有所 預判 , 卻 仍然 無力 進行 防備 。

1950 年 9 月 13 日 , 麥克阿瑟 在 日本 佐世保港 登上 他 的 旗艦 巡洋艦 “ 麥金萊 山 ” 號 , 駛向 仁川 海域 , 他 的 豪賭 開始 了 。

9 月 15 日 早上 6 時 27 分 , 在 經過 聯合國 軍艦 隊 和 飛機 的 多日 轟炸 和 炮擊 後 , 第一批 登陸艇 搭載 著 美國 海軍陸戰隊 員 駛向 灘頭 。

戰鬥 進行 得 相當 順利 。

到 第二天 , 陸戰隊 已經 攻下 仁川 市區 。

而 在 兩天 的 戰鬥 中 , 陸戰隊 的 傷亡 僅僅 是 24 人 戰死 、1 人 失蹤 、195 人 負傷 。

至此 , 仁川 登陸 已經 成功 , 北韓 軍 即將 迎來 一場 極其 慘烈 的 大 潰敗 , 大韓民國 則 即將 重獲 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