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tilizziamo i cookies per contribuire a migliorare LingQ. Visitando il sito, acconsenti alla nostra politica dei cookie.


image

Chinese LingQ Podcast 1.0, 15. Wolf & Huahua - A Talk about Chinese Mandarin 2

15. Wolf & Huahua - A Talk about Chinese Mandarin 2

說 到 這裡 , 我 想起 有 這樣 一件 事 。

我 曾經 在 一個 酒吧 , 遇到 過 一位 法國 朋友 。

當時 他 正 拿 著 一本 中文 教材 認 中國 字 。

當時 我 看到 他 大概 認 了 八 、 九個 字 , 後來 我 問 他 , 你 都 記住 了 嗎 ?

他 說 , 沒有 。

他 只是 看 了 一下 背面 的 註解 。

註解 上 會 有 這個 字 所 能 組成 的 詞 , 和 法文 的 翻譯 。

但是 他 無法 去 真正 的 領會 和 應用 這些 字 。

那麼 也就是說 , 在 你 學習 某 一個 生字 生詞 的 時候 , 你 如果 不 能 將 它 運用 到 一個 語言 範圍 之內 , 你 就 無法 真正 的 去 領會 它 的 意思 。

對 , 也就是說 , 這樣一來 , 你 所 學習 的 那些 生字 , 那些 詞組 , 都 是 不 完全 的 。

也就是說 , 你 只 學 了 一部分 。

所以 , 說 到 這裡 , 我 想 , 很多 人 都 在 提倡 一種 非常 自然 的 學習 方法 。

就是說 , 像 小孩 一樣 的 去 學習 。

畢竟 , 我們 學習 語言 , 還是 為 了 去 應用 它 。

比如 , 去 跟 別人 交流 ; 再 比如 , 你 要 去 寫 一些 文章 , 或者 是 表達 自己 的 看法 。

如果 你 要 用作 這些 用途 的 話 , 也 就 意味著 你 要 跟 別人 溝通 , 你 要 跟 別人 交流 , 你 要 有 一個 反饋 , 你 要 自己 能夠 理解 和 吸納 。

否則 的 話 , 你 學 的 東西 , 只是 紙上談兵 , 那 是 沒有 意義 的 。

說 到 這裡 , 我 想 問 一下 你 , 花花 , 你 覺得 在 中國 , 十三億 人口 , 你 覺得 到底 有 多少 人 , 能 說 的 一口 流利 的 普通話 呢 ?

我 想 如果 按 比例 來 分 的 話 , 應該 有 大概 三分之一 的 人 吧 。

我 的 觀點 是 , 我 認為 有 三分之二 以上 的 人 都 說 普通話 , 但是 大概 只有 非常 少 的 一部分 人 說 的 非常 標準 的 普通話 。

以 我 的 觀點 來看 , 我 覺得 在 中國 , 最 多 有 十分之一 的 人 , 能 說 一口 流利 的 普通話 。

比如說 , 在 南方 地區 , 他們 說 的 普通話 都 比較 含糊 。

就是 , 比如說 平舌音 和 翹舌音 都 分得 不是 特別 清楚 , 而且 , 還有 一些 前鼻 的 , 後鼻 的 這些 發音 , 都 不是 很 標準 。

那 可能 在 北方 範圍 之內 , 像 你 說 的 這種 情況 就 會 好 很多 。

對 , 畢竟 普通話 是 以 你們 的 口音 為 標準 的 嘛 。

而且 可能 這個 和 “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 我 覺得 是 有 關係 的 。

那 北方 人 相對 來講 , 會 給 人 感覺 硬朗 很多 , 而 南方 人 相對 來講 會 讓 人 覺得 更 柔和 。

也 就 像 他們 的 語言 一樣 , 北方 人 說 的話 會 很 乾脆 , 很 直 , 很 硬 ;

而 南方人 說 的話 呢 , 會 很 溫柔 , 很 柔軟 , 那個 音調 會 很 有 樂感 , 讓 你 聽 著 像 潺潺流水 一樣 。

哦 , 這種 觀點 我 還是 第一次 聽到 。

剛才 我們 也 說 到 , 小孩子 在 說 普通話 的 時候 , 其實 他們 在 說 普通話 之前 , 已經 有 了 非常 非常 好 的 那個 口語 的 基礎 。

所以 , 在 中國 , 絕大部分 小孩 要說 普通話 也 只是 完成 一個 正音 的 過程 ,

然後 就是 認識 漢字 的 過程 , 還有 書面 表達 這樣 一個 過程 。

那 說 到 這裡 , 我們 也 就 又 轉回 到 學習 中文 這個 話題 。

那麼 , 作為 一些 外國 朋友 , 他們 在 學習 中文 的 時候 ,

最好 的 條件 是 他們 能夠 找到 說 普通話 很 標準 的 朋友 或者 老師 , 教 他們 說 標準 的 普通話 。

那 如果 沒有 這種 條件 , 你 學 一個 相對 來講 比較 正常 的 發音 , 比較 靠近 於 普通話 的 發音 , 之後 再 矯正 也 是 可以 做到 的 。

但是 我 覺得 , 最好 的 辦法 還是 從 一 開始 就 找 一個 發音 特別 標準 的 老師 , 或者 是 朋友 , 從 一 開始 , 就學 著 說 標準 的 普通話 。

因為 我 覺得 , 語言 學習 真 的 是 講究 先入 為 主 啊 ,

就 比如說 在 中國 有 那麼 多 人 都 說 著 漢語 , 標準 的 中文 , 但是 絕大部分 的 中國 人 卻 並 沒有 說 著 特別 標準 的 普通話 。

也就是說 , 他們 經過 了 那麼 多年 的 正音 , 還是 存在 著 許多 瑕疵 。

我們 說 到 這 , 我 突然 想到 一個 人 , 這個 人 是 一位 加拿大 的 朋友 。

他 叫 大山 , 可能 很多 中國 的 朋友 和 外國 的 朋友 都 很 知曉 這個 人 , 他 來 中國 大概 十年 左右 的 時間 , 就 說 了 一口 流利 的 、 標準 的 普通話 。

那 可能 跟 他 從事 的 職業 ( 他 是 相聲 演員 ) 這個 有 關係 。

他 的 老師 , 清一色 的 都 是 我們 所謂 的 “ 京片子 ” , 就是 操 一口 地道 的 北京 話 , 普通話 的 人 。

那 他 的 這種 語言 學習 的 環境 就 會 比 別人 優越 很多 。

對 , 說 到 大山 這個 人 , 他 確實 是 一位 在 中國 不折不扣 的 名人 了 , 因為 他 的 普通話 說 的 非常 標準 。

那 說 到 這裡 , 我 還 記得 以前 看過 一期 有關 大山 的 訪談 節目 。

那 那 期 訪談 節目 當中 , 大山 就 有 說 到 他 和 他 娶 的 那位 美麗 的 中國 姑娘 , 他們 所 生 的 小孩 。

他們 有 兩個 孩子 , 兩個 男孩 。

大兒子 大概 七八歲 , 小兒子 只有 兩三歲 。

那 大兒子 跟 小兒子 一起 和 他們 祖母 , 也 就是 大山 的 媽媽 一起 聊天 的 時候 , 大兒子 會 很 分得 清 是 在 說 中文 , 還是 在 說 英文 ; 那 小兒子 就 不 會 。

可能 他 會 說 一些 中文 , 摻雜 著 英文 , 因為 他 自己 不 清楚 這 是 兩種 語言 , 那 就要 由 大兒子 來 翻譯 。

也就是說 , 我們 在 學習 語言 的 時候 , 就 會 有 這種 先天性 的 東西 , 也 就是 人家 教 你 什麼 , 你 就 知道 是 什麼 。

我 想 這兒 還有 一個 疑問 , 就是 很多 人 覺得 , 中文 是 非常 難 學 的 , 花花 你 怎麼 看 這個 問題 呢 ?

可能 因為 我 天生 母語 就是 普通話 , 所以 感覺 上 不 會 覺得 很 難 。

但是 比如 在 我 學習 其它 語言 , 比如 某 一個 地方 的 方言 , 再 比如 外國 的 語言 的 時候 , 就 會 覺得 很 難 融入 那個 意境 。

還有 就是 你 發音 的 那個 感覺 , 總是 只能 讓 人 給 你 打 一個 六分 。

對 , 總是 不 到位 。

總是 沒有 那麼 完美 。

但是 我 覺得 呢 , 漢語 並 不難 學 。

在 全世界 有 那麼 多種語言 , 可是 , 每 一個 國家 的 人 , 每 一個 國家 的 小孩 都 需要 花 至少 十年 的 時間 來 掌握 這 一門 語言 , 他 才 能夠 說 的 很 流利 , 書寫 的 很 有條理 。

所以 我 覺得 , 從 這 一方面 來說 , 每 一種 語言 都 是 一樣 的 困難 , 或者 是 一樣 的 簡單 。

我 覺得 並 沒有 某 一種 語言 更 難 學 , 或者 某 一種 語言 更 簡單 一些 。

但是 問題 在於 , 現在 的 社會 , 英語 已經 成為 了 全世界 的 通用 語言 。

所以 人們 接觸 英語 的 機會 要 非常 多 , 所以 , 相對 來說 , ( 就是 ) 人們 對 英語 更加 熟悉 。

然後 可能 它 要 稍微 簡單 一些 。

我 覺得 ( 這 ) 取決於 他 的 熟悉 度 還有 接觸 的 機會 的 多少 。

那 其實 還是 說 到 一個 語言 氛圍 的 問題 嘛 。

那 你 的 周圍 , 你 說 某 一種 語言 的 朋友 越 多 , 那 你 聽 的 可能性 就 越 大 , 你 去 說 的 可能性 也 就 越 大 。

對 , 而且 還有 一個 問題 , 為 什麼 很多 人 會 覺得 中文 難 學 呢 ?

可能 還有 一個 問題 , 就是 東西方 文化 的 差異 還是 比較 大 的 。

因為 語言 不光 光是 語言 , 語言 其實 是 這種 文化 的 一個 載體 。

是 一種 基墊 。

對 , 也就是說 , 你 在 表達 這種 語言 的 時候 , 如果 你 沒有 足夠 的 那種 風俗 文化 的 那種 知識 , 那種 背景 , 可能 你 很 難 表達 得 非常 準確 。

所以 說 在 學習 普通話 , 學習 中文 的 過程 當中 , 應該 再 稍微 了解 一些 中國 的 文化 。

中國 的 文化 還 有 人們 的 思考 方式 , 還有 一些 … …

風俗 習慣 這 一類 的 , 對 吧 ?

對 , 還有 一些 習慣性 的 那種 問候 , 那種 習俗 , 我 覺得 這個 也 是 非常 重要 的 。

然後 我 覺得 , 還有 一點 非常 重要 , 就是 我們 必須 明白 一個 道理 ,

那 就是 , 任何人 都 有 能力 , 學好 , 掌握 好 另外 一種 外語 , 就 像 大山 那樣 。

也就是說 , 無論 你 是 年長 , 還是 年幼 , 只要 你 刻苦 的 , 努力 的 去 學習 它 , 認真 的 去 聽 讀 說 寫 , 那麼 ,

終 有 一天 , 你 的 中文 水平 一定 會 達到 一個 很 標準 的 程度 。

對 , 我 想 , 任何 事情 都 是 功夫不負有心人 的 。

但是 , 這 可能 需要 一些 耐心 , 而且 … …

而且 我 覺得 , 任何 一個 中國 人 , 他 可能 在 一生 的 過程 當中 , 都 在 不斷 的 提升 , 不斷 的 學習 他 自己 的 中文 。

所以 說 , 永遠 都 有 你 還 學 不 完 的 東西 。

就 比如說 , 花花 , 你 覺得 漢語 裡 你 還有 多少 字 ( 你 ) 不 認識 ?

噢 , 應該 還有 相當 一部分 都 沒有 見 過 吧 。

我 也 覺得 , 我 應該 還有 不少 的 漢字 都 不 認識 。

但是 , 這些 根本 不 影響 我們 日常 的 生活 、 交流 、 還有 工作 。

所以 我 覺得 , 只要 達到 了 那 一個 程度 , 也 就算 是 一種 成功 了 吧 。

那麼 也就是說 , 語言 的 學習 , 它 是 一個 沒有 盡頭 的 過程 。

可能 只能 是 逐漸 是 做 得 更 完善 , 更 完美 , 但是 可能 永遠 都 無法 達到 一個 最好 的 境界 。

所以 說 , 並 不是 說 , 你 完成 了 某 一項 課程 , 或者 是 , 通過 了 某 一個 級別 的 考試 ,

就 說明 你 的 語言 水平 非常 非常 的 棒 了 , 非常 非常 的 完美 了 , 你 就 不用 再 去 學習 了 。

而 語言 的 學習 恰恰 是 一種 終身 的 過程 , 是 一個 永無止境 的 過程 。

所以 我 覺得 , 在 這樣 一個 漫長 的 過程 當中 , 如果 你 能 找到 一些 興趣 , 如果 你 一直 對 這種 語言 抱 著 一種 渴望 ,

那麼 , 這樣 的 一種 學習 , 也 就是 會 非常 的 享受 , 會 是 非常 的 順利 和 開心 了 。

那麼 就 預祝 所有 的 朋友 在 語言 學習 的 過程 當中 , 找到 學習 的 快樂 。

那麼 花花 , 今天 我們 也 談論 了 這麼 多 有關 普通話 的 , 這 方面 的 話題 。

那麼 下次 , 如果 有 機會 的 話 , 我們 再 聊 一 聊 更 多 的 這些 相關 的 話題 。

那麼 我們 今天 就 先 錄 到 這裡 , 大家 再見 。

15. Wolf & Huahua - A Talk about Chinese Mandarin 2 15. Wolf & Huahua - A Talk about Chinese Mandarin 2 15. Wolf & Huahua - Une discussion sur le chinois mandarin 2

說 到 這裡 , 我 想起 有 這樣 一件 事 。

我 曾經 在 一個 酒吧 , 遇到 過 一位 法國 朋友 。

當時 他 正 拿 著 一本 中文 教材 認 中國 字 。

當時 我 看到 他 大概 認 了 八 、 九個 字 , 後來 我 問 他 , 你 都 記住 了 嗎 ?

他 說 , 沒有 。 He said, no.

他 只是 看 了 一下 背面 的 註解 。

註解 上 會 有 這個 字 所 能 組成 的 詞 , 和 法文 的 翻譯 。 The annotation will contain words that can be formed by this word and its French translation.

但是 他 無法 去 真正 的 領會 和 應用 這些 字 。

那麼 也就是說 , 在 你 學習 某 一個 生字 生詞 的 時候 , 你 如果 不 能 將 它 運用 到 一個 語言 範圍 之內 , 你 就 無法 真正 的 去 領會 它 的 意思 。

對 , 也就是說 , 這樣一來 , 你 所 學習 的 那些 生字 , 那些 詞組 , 都 是 不 完全 的 。

也就是說 , 你 只 學 了 一部分 。

所以 , 說 到 這裡 , 我 想 , 很多 人 都 在 提倡 一種 非常 自然 的 學習 方法 。 So, having said that, I think many people are advocating a very natural learning method.

就是說 , 像 小孩 一樣 的 去 學習 。

畢竟 , 我們 學習 語言 , 還是 為 了 去 應用 它 。

比如 , 去 跟 別人 交流 ; 再 比如 , 你 要 去 寫 一些 文章 , 或者 是 表達 自己 的 看法 。

如果 你 要 用作 這些 用途 的 話 , 也 就 意味著 你 要 跟 別人 溝通 , 你 要 跟 別人 交流 , 你 要 有 一個 反饋 , 你 要 自己 能夠 理解 和 吸納 。 If you want to use it for these purposes, it means that you hav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you hav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you have to have feedback, and you have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bsorb it.

否則 的 話 , 你 學 的 東西 , 只是 紙上談兵 , 那 是 沒有 意義 的 。

說 到 這裡 , 我 想 問 一下 你 , 花花 , 你 覺得 在 中國 , 十三億 人口 , 你 覺得 到底 有 多少 人 , 能 說 的 一口 流利 的 普通話 呢 ? Speaking of which, I want to ask you, Huahua, how many people do you think in China, with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can speak fluent Mandarin?

我 想 如果 按 比例 來 分 的 話 , 應該 有 大概 三分之一 的 人 吧 。

我 的 觀點 是 , 我 認為 有 三分之二 以上 的 人 都 說 普通話 , 但是 大概 只有 非常 少 的 一部分 人 說 的 非常 標準 的 普通話 。

以 我 的 觀點 來看 , 我 覺得 在 中國 , 最 多 有 十分之一 的 人 , 能 說 一口 流利 的 普通話 。 From my point of view, I think that in China, at most one in ten people can speak fluent Mandarin.

比如說 , 在 南方 地區 , 他們 說 的 普通話 都 比較 含糊 。

就是 , 比如說 平舌音 和 翹舌音 都 分得 不是 特別 清楚 , 而且 , 還有 一些 前鼻 的 , 後鼻 的 這些 發音 , 都 不是 很 標準 。 That is, for example, the flat tongue and the warped tongue are not very clearly distinguished, and there are also some pronounciations of the front nose and the rear nose, which are not very standard.

那 可能 在 北方 範圍 之內 , 像 你 說 的 這種 情況 就 會 好 很多 。

對 , 畢竟 普通話 是 以 你們 的 口音 為 標準 的 嘛 。 Yes, after all, Mandarin is based on your accent.

而且 可能 這個 和 “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 我 覺得 是 有 關係 的 。 And maybe this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one side of the water and soil raises the other side" I think 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it.

那 北方 人 相對 來講 , 會 給 人 感覺 硬朗 很多 , 而 南方 人 相對 來講 會 讓 人 覺得 更 柔和 。

也 就 像 他們 的 語言 一樣 , 北方 人 說 的話 會 很 乾脆 , 很 直 , 很 硬 ; Just like their language, the words spoken by northerners will be very crisp, straightforward and hard;

而 南方人 說 的話 呢 , 會 很 溫柔 , 很 柔軟 , 那個 音調 會 很 有 樂感 , 讓 你 聽 著 像 潺潺流水 一樣 。

哦 , 這種 觀點 我 還是 第一次 聽到 。

剛才 我們 也 說 到 , 小孩子 在 說 普通話 的 時候 , 其實 他們 在 說 普通話 之前 , 已經 有 了 非常 非常 好 的 那個 口語 的 基礎 。

所以 , 在 中國 , 絕大部分 小孩 要說 普通話 也 只是 完成 一個 正音 的 過程 , Therefore, in China, most children only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correct pronunciation when speaking Mandarin.

然後 就是 認識 漢字 的 過程 , 還有 書面 表達 這樣 一個 過程 。

那 說 到 這裡 , 我們 也 就 又 轉回 到 學習 中文 這個 話題 。

那麼 , 作為 一些 外國 朋友 , 他們 在 學習 中文 的 時候 , Well, as some foreign friends, when they are learning Chinese,

最好 的 條件 是 他們 能夠 找到 說 普通話 很 標準 的 朋友 或者 老師 , 教 他們 說 標準 的 普通話 。 The best condition is that they can find friends or teachers who speak standard Mandarin and teach them to speak standard Mandarin.

那 如果 沒有 這種 條件 , 你 學 一個 相對 來講 比較 正常 的 發音 , 比較 靠近 於 普通話 的 發音 , 之後 再 矯正 也 是 可以 做到 的 。

但是 我 覺得 , 最好 的 辦法 還是 從 一 開始 就 找 一個 發音 特別 標準 的 老師 , 或者 是 朋友 , 從 一 開始 , 就學 著 說 標準 的 普通話 。

因為 我 覺得 , 語言 學習 真 的 是 講究 先入 為 主 啊 ,

就 比如說 在 中國 有 那麼 多 人 都 說 著 漢語 , 標準 的 中文 , 但是 絕大部分 的 中國 人 卻 並 沒有 說 著 特別 標準 的 普通話 。 For example,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China who speak Chinese, standard Chinese, but the vast majority of Chinese people do not speak particularly standard Mandarin.

也就是說 , 他們 經過 了 那麼 多年 的 正音 , 還是 存在 著 許多 瑕疵 。

我們 說 到 這 , 我 突然 想到 一個 人 , 這個 人 是 一位 加拿大 的 朋友 。

他 叫 大山 , 可能 很多 中國 的 朋友 和 外國 的 朋友 都 很 知曉 這個 人 , 他 來 中國 大概 十年 左右 的 時間 , 就 說 了 一口 流利 的 、 標準 的 普通話 。 His name is Dashan, and probably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friends know this person well. He has been in China for about ten years, and he speaks fluent and standard Mandarin.

那 可能 跟 他 從事 的 職業 ( 他 是 相聲 演員 ) 這個 有 關係 。

他 的 老師 , 清一色 的 都 是 我們 所謂 的 “ 京片子 ” , 就是 操 一口 地道 的 北京 話 , 普通話 的 人 。

那 他 的 這種 語言 學習 的 環境 就 會 比 別人 優越 很多 。 Then his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will be much better than others.

對 , 說 到 大山 這個 人 , 他 確實 是 一位 在 中國 不折不扣 的 名人 了 , 因為 他 的 普通話 說 的 非常 標準 。

那 說 到 這裡 , 我 還 記得 以前 看過 一期 有關 大山 的 訪談 節目 。

那 那 期 訪談 節目 當中 , 大山 就 有 說 到 他 和 他 娶 的 那位 美麗 的 中國 姑娘 , 他們 所 生 的 小孩 。 In that interview show, Dashan talked about him and the beautiful Chinese girl he married, and the child they had.

他們 有 兩個 孩子 , 兩個 男孩 。

大兒子 大概 七八歲 , 小兒子 只有 兩三歲 。

那 大兒子 跟 小兒子 一起 和 他們 祖母 , 也 就是 大山 的 媽媽 一起 聊天 的 時候 , 大兒子 會 很 分得 清 是 在 說 中文 , 還是 在 說 英文 ; 那 小兒子 就 不 會 。 When the eldest son and the younger son were chatting with their grandmother, Da Shan's mother, the eldest son would be able to tell whether he was speaking Chinese or English; the younger son would not.

可能 他 會 說 一些 中文 , 摻雜 著 英文 , 因為 他 自己 不 清楚 這 是 兩種 語言 , 那 就要 由 大兒子 來 翻譯 。

也就是說 , 我們 在 學習 語言 的 時候 , 就 會 有 這種 先天性 的 東西 , 也 就是 人家 教 你 什麼 , 你 就 知道 是 什麼 。 That is to say, when we learn a language, we will have this innate thing, that is, what people teach you, you will know what it is.

我 想 這兒 還有 一個 疑問 , 就是 很多 人 覺得 , 中文 是 非常 難 學 的 , 花花 你 怎麼 看 這個 問題 呢 ?

可能 因為 我 天生 母語 就是 普通話 , 所以 感覺 上 不 會 覺得 很 難 。

但是 比如 在 我 學習 其它 語言 , 比如 某 一個 地方 的 方言 , 再 比如 外國 的 語言 的 時候 , 就 會 覺得 很 難 融入 那個 意境 。

還有 就是 你 發音 的 那個 感覺 , 總是 只能 讓 人 給 你 打 一個 六分 。 There is also the feeling of your pronunciation, which always makes people give you a six.

對 , 總是 不 到位 。

總是 沒有 那麼 完美 。

但是 我 覺得 呢 , 漢語 並 不難 學 。 But I think Chinese is not difficult to learn.

在 全世界 有 那麼 多種語言 , 可是 , 每 一個 國家 的 人 , 每 一個 國家 的 小孩 都 需要 花 至少 十年 的 時間 來 掌握 這 一門 語言 , 他 才 能夠 說 的 很 流利 , 書寫 的 很 有條理 。 There are so many languages in the world, but people from every country and children in every country need to spend at least ten years to master this language before he can speak fluently and write well.

所以 我 覺得 , 從 這 一方面 來說 , 每 一種 語言 都 是 一樣 的 困難 , 或者 是 一樣 的 簡單 。

我 覺得 並 沒有 某 一種 語言 更 難 學 , 或者 某 一種 語言 更 簡單 一些 。 I don't think any language is harder to learn, or that any language is easier.

但是 問題 在於 , 現在 的 社會 , 英語 已經 成為 了 全世界 的 通用 語言 。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in today's society, English has become the universal 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

所以 人們 接觸 英語 的 機會 要 非常 多 , 所以 , 相對 來說 , ( 就是 ) 人們 對 英語 更加 熟悉 。

然後 可能 它 要 稍微 簡單 一些 。

我 覺得 ( 這 ) 取決於 他 的 熟悉 度 還有 接觸 的 機會 的 多少 。

那 其實 還是 說 到 一個 語言 氛圍 的 問題 嘛 。

那 你 的 周圍 , 你 說 某 一種 語言 的 朋友 越 多 , 那 你 聽 的 可能性 就 越 大 , 你 去 說 的 可能性 也 就 越 大 。

對 , 而且 還有 一個 問題 , 為 什麼 很多 人 會 覺得 中文 難 學 呢 ? Yes, and there is another question, why do many people find Chinese difficult to learn?

可能 還有 一個 問題 , 就是 東西方 文化 的 差異 還是 比較 大 的 。

因為 語言 不光 光是 語言 , 語言 其實 是 這種 文化 的 一個 載體 。

是 一種 基墊 。 It is a base pad.

對 , 也就是說 , 你 在 表達 這種 語言 的 時候 , 如果 你 沒有 足夠 的 那種 風俗 文化 的 那種 知識 , 那種 背景 , 可能 你 很 難 表達 得 非常 準確 。

所以 說 在 學習 普通話 , 學習 中文 的 過程 當中 , 應該 再 稍微 了解 一些 中國 的 文化 。

中國 的 文化 還 有 人們 的 思考 方式 , 還有 一些 … …

風俗 習慣 這 一類 的 , 對 吧 ? Customs and habits, right?

對 , 還有 一些 習慣性 的 那種 問候 , 那種 習俗 , 我 覺得 這個 也 是 非常 重要 的 。 Yes, there are also some customary greetings and customs. I think this is also very important.

然後 我 覺得 , 還有 一點 非常 重要 , 就是 我們 必須 明白 一個 道理 ,

那 就是 , 任何人 都 有 能力 , 學好 , 掌握 好 另外 一種 外語 , 就 像 大山 那樣 。

也就是說 , 無論 你 是 年長 , 還是 年幼 , 只要 你 刻苦 的 , 努力 的 去 學習 它 , 認真 的 去 聽 讀 說 寫 , 那麼 ,

終 有 一天 , 你 的 中文 水平 一定 會 達到 一個 很 標準 的 程度 。

對 , 我 想 , 任何 事情 都 是 功夫不負有心人 的 。 Yes, I think, everything pays off with hard work.

但是 , 這 可能 需要 一些 耐心 , 而且 … …

而且 我 覺得 , 任何 一個 中國 人 , 他 可能 在 一生 的 過程 當中 , 都 在 不斷 的 提升 , 不斷 的 學習 他 自己 的 中文 。

所以 說 , 永遠 都 有 你 還 學 不 完 的 東西 。 So,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you can’t finish learning.

就 比如說 , 花花 , 你 覺得 漢語 裡 你 還有 多少 字 ( 你 ) 不 認識 ?

噢 , 應該 還有 相當 一部分 都 沒有 見 過 吧 。

我 也 覺得 , 我 應該 還有 不少 的 漢字 都 不 認識 。 I also feel that I still don’t know a lot of Chinese characters.

但是 , 這些 根本 不 影響 我們 日常 的 生活 、 交流 、 還有 工作 。

所以 我 覺得 , 只要 達到 了 那 一個 程度 , 也 就算 是 一種 成功 了 吧 。 So I think that as long as it reaches that level, it can be considered a success.

那麼 也就是說 , 語言 的 學習 , 它 是 一個 沒有 盡頭 的 過程 。

可能 只能 是 逐漸 是 做 得 更 完善 , 更 完美 , 但是 可能 永遠 都 無法 達到 一個 最好 的 境界 。

所以 說 , 並 不是 說 , 你 完成 了 某 一項 課程 , 或者 是 , 通過 了 某 一個 級別 的 考試 ,

就 說明 你 的 語言 水平 非常 非常 的 棒 了 , 非常 非常 的 完美 了 , 你 就 不用 再 去 學習 了 。

而 語言 的 學習 恰恰 是 一種 終身 的 過程 , 是 一個 永無止境 的 過程 。 Language learning is a lifelong process, a never-ending process.

所以 我 覺得 , 在 這樣 一個 漫長 的 過程 當中 , 如果 你 能 找到 一些 興趣 , 如果 你 一直 對 這種 語言 抱 著 一種 渴望 ,

那麼 , 這樣 的 一種 學習 , 也 就是 會 非常 的 享受 , 會 是 非常 的 順利 和 開心 了 。

那麼 就 預祝 所有 的 朋友 在 語言 學習 的 過程 當中 , 找到 學習 的 快樂 。

那麼 花花 , 今天 我們 也 談論 了 這麼 多 有關 普通話 的 , 這 方面 的 話題 。

那麼 下次 , 如果 有 機會 的 話 , 我們 再 聊 一 聊 更 多 的 這些 相關 的 話題 。 So next time, if there is a chance, we will talk about more of these related topics.

那麼 我們 今天 就 先 錄 到 這裡 , 大家 再見 。 So we’ll stop recording here today. Goodbye every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