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 använder kakor för att göra LingQ bättre. Genom att besöka sajten, godkänner du vår cookie policy.


image

樓市C見, 銀主盤 筍 極 都 難 「 撈 」 靚貨 ? ( 2 )

銀主盤 筍 極 都 難 「 撈 」 靚貨 ? ( 2 )

財務 公司 願意 借 8 成 , 冚 了 你 筆 數

使 你 有 錢 夠 供樓

我 覺得 , 銀主盤 的確 是 開始 多 了

無關乎 樓價 的 升跌

樓價 跌 時 會 比較 多

如 施生 所 說

香港 現 處於 後 疫情 時代 , 復常 中 的 掙扎期

香港 剛 開始 對外 放寬 , 有 0+3

月中 又有 新 特首 的 第 一 份 施政 報告

搶 人才 、 重新 基建 計劃 、 北部 都會區 等 願景

似乎 都 沒有 辦法 , 對 股樓 齊 跌 的 狀況 止血

恆指 下試 萬四 點

地產股 全 版 見紅

我 有 幾 個 問題 想 請教 兩 位

會否 擔心 尋底 趨勢 持續 ?

相關 的 持份者 , 還有 什麼 板斧 刺激 樓市 ?

有 沒 有 需要 即時 出手 ?

現在 的 世界 比 以前 複雜

有些 事情 非 香港 自己 可 解決

例如 中美 角力

美國 下定決心 , 阻止 中國 崛起

以前 互通 有無 , 互補 長短 的 協調 已 沒 機會

由 全球化 , 變 去 全球化

中國 先進 的 產品 , 限制 美國 國民 使用

禁止 美國 公司 與 中國 合作

例如 中國 的 5 G , 世界 各 國 都 加以 阻撓

明知 中國 需要 芯片 , 禁止 出售 給 中國

在 這 種 情況 下 , 世界 經濟 的 互相 協調 、 互相 扶持 的 功能 減弱 了

香港 以前 扮演 中國 外 循環 的 角色

中國 除了 內循環 , 還 與 世界 各 國 聯繫 、 做 生意

現在 許多 國家 都 關 了 大門

香港 的 中間人 角色 淡化 了

香港 將來 還 可以 扮演 什麼 角色

有 多少 功能 會 受損 , 這 仍 未 明朗化

要 透過 中國 繼續 崛起

最 外 的 聯繫 仍 存在

香港 才 能 找到 自己 的 角色

在 不 明朗 的 因素 下

有些 人 擔心 , 香港 的 經濟 發展 速度 不及 以前

若 經濟 發展 放緩 , 對 商業 樓宇 的 需求 減少

對 住宅 樓宇 來說 , 一般人 的 負擔 能力 也 會 減少

所以 樓市 在 這 種 大環境 下 , 會 受到 壓抑

樓價 會 向 下 調節

問題 是 , 調節 到 什麼 程度

剛才 所 說 的 因素 , 短期 內 不會 改變

我 看到 有 兩 項 因素 , 未來 值得 留意

這 兩 個 因素 若 能 解決 , 樓市 存在 轉 好 的 機會

第 一 , 防疫 政策 會否 調節 得 合理 些

令 香港 可以 早日 復常

包括 個人 生活 復常 、 經濟 活動 復常

我們 看到 , 現時 香港 的 防疫 措施 與 國內 不盡 相同

一國兩制 下 , 香港 可以 有 不同 的 做法

香港 現時 0+3 , 稍後 可能 變成 0+0

那麼 香港 對 世界 的 聯繫 , 就 可以 復常

若 遊客 增加 , 湯生 的 商舖 就 有 機會 租出 了

商舖 會 隨着 遊客 的 回歸 , 價值 會 上升

一般人 的 收入 , 尤其 做 零售 旅遊 的 會 得到 改善

疫情 的 演變 , 令 防疫 措施 相對 緩和

這 是 第 一 點 值得 留意 的

第 二 點 , 美國 不會 無休止 地 加息

因為 加息 太 多 , 會 破壞 經濟

現在 美國 正 享受 加息 的 好處

一 加息 , 美元 獨 強

全 世界 的 貨幣 相對 貶值

美國 持 美金 , 又 可以 自己 發行

可 操控 全 世界 的 資源

可 用 美金 大量 購買 商品 、 服務

其他 貨幣 通通 貶值 , 購買力 大 減

所以 美國 現時 得益

但 利率 上升 , 會 令 企業 的 經營 成本 上升

很 多 企業 需 向 外 借貸 , 利率 上升 便 需要 付出 更 多

令 經營 成本 上升

利息 上升 , 同時 也 令 投資者 對 投資 回報 的 期望 上升

如 銀行 沒有 利息 , 租金 回報 即使 只 有 一 釐 也 可 接受

銀行 只 有 0.001 厘 , 那 不如 投資 買 樓 收租

如 現在 銀行 有 三四 厘 利息 , 有些 甚至 5 厘

買 樓 收租 即使 三 厘 也 不 化算

當 利息 上升 , 人 對 回報 的 期望 也 會 提高

美國 的 科技股 慘跌 , 就是 因為 他們 借貸 太 多

但 回報 也 未 見 有

一 加息 , 經濟 受 壓力

現在 全 世界 的 經濟 都 受 壓力

聯合國 提醒 美國 , 不要 再 加息 了

否則 全 世界 受 拖累

所以 美國 加息 到 某 個 程度 , 一定 會 停 一 停

我 覺得 , 現在 已 開始 有 跡象

明年 可能 會 停 , 即使 加息 也 不會 太 頻密 , 加 太 多

如果 這些 消息 演繹 為 息口 見頂

對 樓市 來說 , 就 是 好 消息

這 兩 個 可能 是 樓市 轉 好 的 因素

大家 可 密切 留意

就 施 先生 所 提

我 記得 湯 過 講 過

如果 內地 通關 , 香港 樓價 三 個 月 內 會 反彈 5 %

你 現在 又 怎 看 ?

我 剛才 聽 施生 說

我 覺得 , 東西方 兩 邊 開始 脫鈎

站 在 香港 立場

如果 中國 和 世界 融合

香港 的 角色 就 消失 了

北京 、 上海 已 可 取代 香港 某些 功能

反而 在 這 種 情況 下

香港 繼續 有 優勢

香港 想 起 溝通 作用

但 外面 關 了 門

想 也 沒有 用

好像 今次 0+3

和 國內 的 情形 很 不 相同

我們 不 批評 國內 的 防疫 措施

正如 管理 一 個 100 人 的 工廠

和 管理 一萬 人 的 工廠 是 兩回事

國內 14億 人

香港 幾百萬 人 , 和 星加坡 差不多

所以 我 不 評論 上面 的 措施

但 我 覺得 , 我們 仍 有 條件 再 開放 些

例如 0+0

我們 的 零售業 , 主要 都 不 倚賴 0+0

0+0 對 金融業 有 好 影響

對 零售業 影響 不 多

因為 外地 遊客 不算 多

但 若 同 內地 通關 , 才 會 有 大量 內地 人 來 港 消費

0+3 已 表現 出 一國兩制

未來 兩 天 , 香港 將 有 金融 峰會

我 覺得 現時 , 全 世界 最 危險 的 事 是

私有 產權 難 有 保障

近期 瑞士 銀行 要 改組 , 原因 是

二月份 瑞士 總統 沒收 ( 凍結 ) 俄羅斯 人 的 財產

實情 沒有 沒收

因為 , 瑞士 要 保持 中立

沒收 財產 與 制裁 是 兩回事

但 一些 大 客戶 紛紛 撤資

我 也是 銀行 出身

一 間 銀行 , 不會 因 一 個 客戶 出事 而 倒閉

但 若 大批 存戶 撤資 , 那 就 大 件 事

一 間 銀行 不會 將 20 % 的 資產 , 借 給 單一 客戶

但 約 20 % 的 客戶 集體 撤資 , 銀行 就 很 頭痛

這個 問題 現 發生 在 瑞士 銀行

這 是 私有 產權 的 問題

未來 的 峰會 , 我 估計 一 個 很 大 的 話題 是

香港 能否 保障 私有 產權

一直 有人 唱 香港 衰落 , 說 資金 流 走 了

但 翻查 紀錄 , 這 幾 年 由 外 流入 香港 的 資金 反而 多 了

所以 香港 的 利息 , P 仍 維持 在 低位

大家 不用 太 悲觀

我 覺得 , 香港 最 重要 是 解決 私有 產權 的 問題

湯生 提及 到 對 私有 產權 的 疑慮

二十 大 亦 曾經 討論 這個 話題

最後 想 看看 , 施生 有否 補充

香港 一向 對 私有 產權 , 有 相對 保障

但是 現時 多 了 很 多 社會主義 思潮

對 社會 的 公平

希望 社會 能 出 多 一 分 力

提供 多 些 福利 予 弱勢 社群

相比 西方 國家

香港 做 得 不夠 多

所以 資金 來到 香港

所 受 的 保障 , 優於 很 多 其他 地方

湯生 也 提及

雖然 國際 間 提出 諸多 抵制

但 香港 亦 不乏 資金 流入

否則 怎 可能 , 香港 加 那麼 多 次 息

香港 也 不用 跟隨

所以 香港 的 吸引力 依然 存在

只要 我們 保持 一國兩制

保障 私有 產權 、 行 普通法

加上 外匯 流通 , 人身 有 一定 保障

香港 在 國際 的 競爭力 是 能夠 保持 的

今日 我們 很 感謝 施生 、 湯生 兩 位 的 分享

CCL 的 打賭

可能 在 短期 內 仍 需 拉据 、 未 見 分曉

如果 各位 觀眾 想 知道

歡迎 繼續 留意 我們 《 樓市 C見 》 節目

下 集 再見 , 拜拜


銀主盤 筍 極 都 難 「 撈 」 靚貨 ? ( 2 ) It's hard to get a good deal on a silver platter, but it's hard to get a good deal on a silver platter? (2)

財務 公司 願意 借 8 成 , 冚 了 你 筆 數

使 你 有 錢 夠 供樓

我 覺得 , 銀主盤 的確 是 開始 多 了

無關乎 樓價 的 升跌

樓價 跌 時 會 比較 多

如 施生 所 說

香港 現 處於 後 疫情 時代 , 復常 中 的 掙扎期

香港 剛 開始 對外 放寬 , 有 0+3

月中 又有 新 特首 的 第 一 份 施政 報告

搶 人才 、 重新 基建 計劃 、 北部 都會區 等 願景

似乎 都 沒有 辦法 , 對 股樓 齊 跌 的 狀況 止血

恆指 下試 萬四 點

地產股 全 版 見紅

我 有 幾 個 問題 想 請教 兩 位

會否 擔心 尋底 趨勢 持續 ?

相關 的 持份者 , 還有 什麼 板斧 刺激 樓市 ?

有 沒 有 需要 即時 出手 ?

現在 的 世界 比 以前 複雜

有些 事情 非 香港 自己 可 解決

例如 中美 角力

美國 下定決心 , 阻止 中國 崛起

以前 互通 有無 , 互補 長短 的 協調 已 沒 機會

由 全球化 , 變 去 全球化

中國 先進 的 產品 , 限制 美國 國民 使用

禁止 美國 公司 與 中國 合作

例如 中國 的 5 G , 世界 各 國 都 加以 阻撓

明知 中國 需要 芯片 , 禁止 出售 給 中國

在 這 種 情況 下 , 世界 經濟 的 互相 協調 、 互相 扶持 的 功能 減弱 了

香港 以前 扮演 中國 外 循環 的 角色

中國 除了 內循環 , 還 與 世界 各 國 聯繫 、 做 生意

現在 許多 國家 都 關 了 大門

香港 的 中間人 角色 淡化 了

香港 將來 還 可以 扮演 什麼 角色

有 多少 功能 會 受損 , 這 仍 未 明朗化

要 透過 中國 繼續 崛起

最 外 的 聯繫 仍 存在

香港 才 能 找到 自己 的 角色

在 不 明朗 的 因素 下

有些 人 擔心 , 香港 的 經濟 發展 速度 不及 以前

若 經濟 發展 放緩 , 對 商業 樓宇 的 需求 減少

對 住宅 樓宇 來說 , 一般人 的 負擔 能力 也 會 減少

所以 樓市 在 這 種 大環境 下 , 會 受到 壓抑

樓價 會 向 下 調節

問題 是 , 調節 到 什麼 程度

剛才 所 說 的 因素 , 短期 內 不會 改變

我 看到 有 兩 項 因素 , 未來 值得 留意

這 兩 個 因素 若 能 解決 , 樓市 存在 轉 好 的 機會

第 一 , 防疫 政策 會否 調節 得 合理 些

令 香港 可以 早日 復常

包括 個人 生活 復常 、 經濟 活動 復常

我們 看到 , 現時 香港 的 防疫 措施 與 國內 不盡 相同

一國兩制 下 , 香港 可以 有 不同 的 做法

香港 現時 0+3 , 稍後 可能 變成 0+0

那麼 香港 對 世界 的 聯繫 , 就 可以 復常

若 遊客 增加 , 湯生 的 商舖 就 有 機會 租出 了

商舖 會 隨着 遊客 的 回歸 , 價值 會 上升

一般人 的 收入 , 尤其 做 零售 旅遊 的 會 得到 改善

疫情 的 演變 , 令 防疫 措施 相對 緩和

這 是 第 一 點 值得 留意 的

第 二 點 , 美國 不會 無休止 地 加息

因為 加息 太 多 , 會 破壞 經濟

現在 美國 正 享受 加息 的 好處

一 加息 , 美元 獨 強

全 世界 的 貨幣 相對 貶值

美國 持 美金 , 又 可以 自己 發行

可 操控 全 世界 的 資源

可 用 美金 大量 購買 商品 、 服務

其他 貨幣 通通 貶值 , 購買力 大 減

所以 美國 現時 得益

但 利率 上升 , 會 令 企業 的 經營 成本 上升

很 多 企業 需 向 外 借貸 , 利率 上升 便 需要 付出 更 多

令 經營 成本 上升

利息 上升 , 同時 也 令 投資者 對 投資 回報 的 期望 上升

如 銀行 沒有 利息 , 租金 回報 即使 只 有 一 釐 也 可 接受

銀行 只 有 0.001 厘 , 那 不如 投資 買 樓 收租

如 現在 銀行 有 三四 厘 利息 , 有些 甚至 5 厘

買 樓 收租 即使 三 厘 也 不 化算

當 利息 上升 , 人 對 回報 的 期望 也 會 提高

美國 的 科技股 慘跌 , 就是 因為 他們 借貸 太 多

但 回報 也 未 見 有

一 加息 , 經濟 受 壓力

現在 全 世界 的 經濟 都 受 壓力

聯合國 提醒 美國 , 不要 再 加息 了

否則 全 世界 受 拖累

所以 美國 加息 到 某 個 程度 , 一定 會 停 一 停

我 覺得 , 現在 已 開始 有 跡象

明年 可能 會 停 , 即使 加息 也 不會 太 頻密 , 加 太 多

如果 這些 消息 演繹 為 息口 見頂

對 樓市 來說 , 就 是 好 消息

這 兩 個 可能 是 樓市 轉 好 的 因素

大家 可 密切 留意

就 施 先生 所 提

我 記得 湯 過 講 過

如果 內地 通關 , 香港 樓價 三 個 月 內 會 反彈 5 %

你 現在 又 怎 看 ?

我 剛才 聽 施生 說

我 覺得 , 東西方 兩 邊 開始 脫鈎

站 在 香港 立場

如果 中國 和 世界 融合

香港 的 角色 就 消失 了

北京 、 上海 已 可 取代 香港 某些 功能

反而 在 這 種 情況 下

香港 繼續 有 優勢

香港 想 起 溝通 作用

但 外面 關 了 門

想 也 沒有 用

好像 今次 0+3

和 國內 的 情形 很 不 相同

我們 不 批評 國內 的 防疫 措施

正如 管理 一 個 100 人 的 工廠

和 管理 一萬 人 的 工廠 是 兩回事

國內 14億 人

香港 幾百萬 人 , 和 星加坡 差不多

所以 我 不 評論 上面 的 措施

但 我 覺得 , 我們 仍 有 條件 再 開放 些

例如 0+0

我們 的 零售業 , 主要 都 不 倚賴 0+0

0+0 對 金融業 有 好 影響

對 零售業 影響 不 多

因為 外地 遊客 不算 多

但 若 同 內地 通關 , 才 會 有 大量 內地 人 來 港 消費

0+3 已 表現 出 一國兩制

未來 兩 天 , 香港 將 有 金融 峰會

我 覺得 現時 , 全 世界 最 危險 的 事 是

私有 產權 難 有 保障

近期 瑞士 銀行 要 改組 , 原因 是

二月份 瑞士 總統 沒收 ( 凍結 ) 俄羅斯 人 的 財產

實情 沒有 沒收

因為 , 瑞士 要 保持 中立

沒收 財產 與 制裁 是 兩回事

但 一些 大 客戶 紛紛 撤資

我 也是 銀行 出身

一 間 銀行 , 不會 因 一 個 客戶 出事 而 倒閉

但 若 大批 存戶 撤資 , 那 就 大 件 事

一 間 銀行 不會 將 20 % 的 資產 , 借 給 單一 客戶

但 約 20 % 的 客戶 集體 撤資 , 銀行 就 很 頭痛

這個 問題 現 發生 在 瑞士 銀行

這 是 私有 產權 的 問題

未來 的 峰會 , 我 估計 一 個 很 大 的 話題 是

香港 能否 保障 私有 產權

一直 有人 唱 香港 衰落 , 說 資金 流 走 了

但 翻查 紀錄 , 這 幾 年 由 外 流入 香港 的 資金 反而 多 了

所以 香港 的 利息 , P 仍 維持 在 低位

大家 不用 太 悲觀

我 覺得 , 香港 最 重要 是 解決 私有 產權 的 問題

湯生 提及 到 對 私有 產權 的 疑慮

二十 大 亦 曾經 討論 這個 話題

最後 想 看看 , 施生 有否 補充

香港 一向 對 私有 產權 , 有 相對 保障

但是 現時 多 了 很 多 社會主義 思潮

對 社會 的 公平

希望 社會 能 出 多 一 分 力

提供 多 些 福利 予 弱勢 社群

相比 西方 國家

香港 做 得 不夠 多

所以 資金 來到 香港

所 受 的 保障 , 優於 很 多 其他 地方

湯生 也 提及

雖然 國際 間 提出 諸多 抵制

但 香港 亦 不乏 資金 流入

否則 怎 可能 , 香港 加 那麼 多 次 息

香港 也 不用 跟隨

所以 香港 的 吸引力 依然 存在

只要 我們 保持 一國兩制

保障 私有 產權 、 行 普通法

加上 外匯 流通 , 人身 有 一定 保障

香港 在 國際 的 競爭力 是 能夠 保持 的

今日 我們 很 感謝 施生 、 湯生 兩 位 的 分享

CCL 的 打賭

可能 在 短期 內 仍 需 拉据 、 未 見 分曉

如果 各位 觀眾 想 知道

歡迎 繼續 留意 我們 《 樓市 C見 》 節目

下 集 再見 ,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