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 use cookies to help make LingQ better. By visiting the site, you agree to our cookie policy.


image

Chinese LingQ Podcast 1.0, 05. Climate of Beijing

05. Climate of Beijing

W: 大家 好 , 歡迎 再次 來到 我們 的 Chinese LingQ , 我 是 Wolf。

H: 我 是 花花 。 W: 花花 你 是 一個 土生土長 的 北京 人 吧 ? H: 對 , 我 從小 都 生活 在 北京 。

包括 我 的 父母 , 還有 家裡 ( 人 ) 他們 都 是 北京 的 , 按 我們 的話 說 , 叫做 “ 土著 族 ”。 W: 是 老 北京 人 了 , 對 吧 ? H: 是 的 。

W: 我 聽說 過 很 有趣 的 一個 現象 , 就是 很多 北京 的 孩子 , 他們 從小到大 很少 出過 北京城 。

比如說 , 很少 去過 上海 , 廣州 , 或者 深圳 、 香港 這些 更遠 一點 的 地方 。

H: 恩 , 確實 是 這樣 。

北京 的 孩子 從小到大 受 的 那種 教育 , 可能 還是 因為 受到 — — 本身 自己 是 在 皇城根 底下 長大 的 嘛 。

那會 受 這方面 的 影響 , 會 有 “ 大門 不 出 , 二門 不邁 ” 這麼 一個 講究 , 尤其 是 女孩子 。

就 比如 說 我 , 我 小 的 時候 就 很 少 離開 家 出去 玩 , 跟 朋友 出去 也 都 只 會 在 家 的 附近 。 我 小時候 一直 都 會 認為 , 出 了 北京 的 二 環 , 就是 咱們 現在 所 說 的 那個 二 環 的 環 , 這個 環線 嘛 。 出 了 二 環 之外 的 地方 , 可能 都 會 覺得 是 農村 。

因為 北京 其實 最近 幾年 發展 的 會 非常 的 快 , 非常 的 迅速 。

那 前 些 年 , 我 小 的 時候 , 那個 時候 , 就是 在 八 幾年 的 時候 , 還是 會 發展 的 比較 慢 的 。

那麼 周邊 也 沒有 這麼 多 高樓大廈 , 也 沒有 那麼 多 的 娛樂場所 。 包括 電視 節目 , 也 會 相對 的 少 一些 。

那 出去 玩 , 也 會 顯得 機率 很 少 。 那麼 也 很 少有 那種 可以 出去 玩 的 機會 。 那 主要 出去 玩 呢 , 可能 還是 上學 的 時候 , 學校 組織 ; 還有 同學 呀 , 朋友 之間 互相 到 對方 家裡 去 串門 。 W: 我 覺得 可能 還有 一個 很 滑稽 的 原因 , 就是 — — 可能 是 因為 北京 太 大 了 。

比如 說 , 你 即使 要 去 別的 地方 , 你 坐 了 很 長 時間 的 車 , 最後 , 你 發現 , 你 仍然 身 在 北京 。 會 有 這種 , 很 搞笑 的 現象 嗎 ?

H: 也 會 有 啊 , 尤其 是 在 長大 以後 , 那 自己 也 經常 出去 玩 了 。

那 也 開始 到 北京 的 周遍 很多 的 景點 去 觀光 啊 , 去 — — 出去 郊遊 這樣 。

北京 有 很多 的 區 縣 , 每 一個 城區 , 都 會 有 自己 很 明確 的 劃分 , 也 會 有 很多 的 — — 很 多 的 景觀 , 和 那種 自然 的 風光 。

那麼 你 去 到 每 一個 地方 — — 都 會 有 它 的 特色 。 你 會 覺得 北京 是 一個 小 國度 的 感覺 。 它 會 分 劃 的 很 清楚 。

W: 我 記得 我 前兩年 剛到 北京 的 時候 , 對 這個 氣候 特別 的 不 習慣 , 因為 北京 很 乾燥 。

而 我 在 家鄉 的 時候 , 氣候 很 潮濕 , 有時候 洗 了 衣服 , 晾 了 一個 星期 , 都 還 不會 幹 。

可是 在 我 來到 北京 以後 , 洗 完 衣服 , 第二天 就 會 晾乾 了 。

但是 晚上 睡覺 的 時候 , 會 覺得 口 幹 。 我 想 這 是 北京 風 大 , 天氣 乾燥 的 原因 吧 。 H: 恩 , 這 一點 你 確實 說 的 很 準確 。 北京 最 乾燥 的 季節 , 應該 就是 現在 這個 時候 , 就是 春天 。 春天 北京 會 有 很 大 的 風沙 , 到 夏天 的 時候 就 會 很 熱 。

但是 那種 熱 , 不是 很 涼爽 的 那種 熱 , 是 很 悶熱 。 W: 說 到 悶熱 , 我 想 可能 你 還 沒有 經歷 過 更 悶熱 的 天氣 , 所以 才 會 覺得 北京 的 夏天 很 悶熱 。 我 記得 當時 我 在 南京 的 時候 , 每 到 了 夏天 , 只要 你 一 出門 , 就 會 全身 都 是 汗 。

而 我 到 北京 的 時候 , 過 夏天 的 時候 , 我 就 會 覺得 , 非常 的 輕鬆 。 就是 — — 也 覺得 熱 , 但是 從來 沒有 身體 會 出汗 的 那種 感覺 。 H: 我 想 你 說 的 這個 , 主要 是 因為 你們 那個 地方 , 靠 “ 水 ” 比較 近 , 那麼 就 會 相對 來講 濕度 很 高 。

那 北京 呢 , 即 不 沿海 , 這種 江河湖泊 又 會 比較 少 , 那 就 會 覺得 , 熱 的 狀態 , 會 比 你們 那裡 涼爽 很多 。 那 我 想 你 來 北京 的 時候 , 應該 也 有 見 過 下雪 了 , 在 你們 那邊 , 應該 是 不 會 有 雪 的 , 對 嗎 ? W: 其實 在 我們 那兒 , 下雪 也 是 一件 很 平常 的 事情 。

但是 冬天 倒 沒有 北京 那麼 冷 。 一般 冬天 , 氣溫 都 不 會 太 低 。 有 的 時候 , 甚至 都 不用 穿 棉衣 。 但是 我 到 了 北京 之後 , 我 發現 , 冬天 的 時候 必須 得 穿 棉衣 。 但是 北京 有 暖氣 , 所以 只要 你 呆 在 屋 裡 的 話 , 還是 不 會 覺得 , 冬天 已經 來 了 。

但是 — — 如果 — — 我 在 家 的 時候 , 雖然 總 的 ( 來說 ) 氣溫 並 不是 那麼 冷 。

但是 因為 沒有 暖氣 , 所以 說 如果 你 不 開 空調 的 話 , 還是 覺得 , 會 非常 冷 。

H: 這個 倒 確實 是 中國 的 一個 , 比較 , 讓 別人 覺得 比較 不可思議 的 狀況 啊 。

就是 — — 江南 和 江北 的 最大 區別 就是 , 江南 一律 是 沒有 暖氣 的 。 而 江北 , 大部分 偏 北 的 地方 , 都 是 會 有 暖氣 的 。 會 是 這樣 , 那 今年 北京 沒有 感覺 特別 的 冷 。 但是 南方 卻 遭受 了 很 大 的 雪災 。 你 的 家鄉 那裡 有 沒 有 遭受 那種 雪災 的 現象 呢 ?

W: 我 覺得 , 雪災 , 之所以 會 叫 雪災 , 並 不是 因為 雪下 的 特別 大 , 就是 氾濫成災 的 那個 樣子 。

而是 因為 , 下 了 很大 的 雪 , 從而 阻止 了 交通 , 或者 是 , 一些 設施 被 破壞 了 。

然後 我們 家 那兒 也 受 了 不 小 的 影響 。 就是 下雪 很 嚴重 的 那 幾天 , 機場 都 被 封 了 。

然後 交通 , 公路 啦 也 很 不 暢通 。 就是 這樣 的 。 但是 我 覺得 最 主要 的 一個 原因 , 可能 就是 平時 的 設施 問題 吧 。

比如說 , 在 北方 , 一般來說 , 冬天 都 會 非常 冷 , 所以 說 政府 啦 , 或者 人們 都 積累 了 一種 禦寒 的 經驗 。

一種 防雪 , 防 雪災 的 這種 經驗 ; 都 有 一定 的 措施 , 來 阻止 雪災 的 發生 。

但是 在 南方 呢 ?

因為 很 少 下雪 — — 在 我們 那兒 還有 一些 雪 , 但是 再 往南 的 話 , 像 在 廣州 啦 , 深圳 這些 地方 , 可能 下雪 就 會 非常 少 。 所以 他們 那兒 , 就是 基本上 沒有 為 下雪 會 準備 一些 預防 的 措施 。 所以 說 , 一旦 下雪 , 一旦 雪災 來臨 , 人們 就 會 變 的 不知所措 。 我 想 應該 就是 這樣 的 一個 原因 吧 。

H: 所以 今年 中國 遭受 了 那麼 大 的 一 場 , 災難性 的 雪災 , 造成 了 很多 的 經濟 損失 , 也 可能 跟 你 說 的 這個 都 是 有 關係 的 。

那 比如 我們 北方 這邊 , 如果 下雪 ( 的 時候 ) , 就 會 有人 , 有 專門 的 工作者 , 到 馬路 上 去 撒 一些 鹽 , 就是 那種 ( 很 ) 大 粒 的 除 雪 的 除 雪 劑 。 那 就 可以 把 那些 冰雪 融化 了 。 但是 南方 基本上 沒有 過 這種 措施 的 , 而且 他們 也 沒有 遇見 過 這種 情況 , 他們 不 知道 應該 怎麼 做 。

我 前段 時間 從 網絡 上 也 看到 一些 有關 南方 雪災 的 報導 。

也 有 一些 那邊 的 圖片 被 發到 網上 , ( 那 ) 有 一些 呢 , 就是 發 的 是 , 在 臨海 或者 是 臨近 湖泊 的 地方 — —

因為 又 起 大風 , 又 寒冷 , 還 下雪 的 原因 , 樹上 , 汽車 上面 , 還有 房檐 的 邊上 , 都 有 那種 “ 樹掛 ” 和 冰柱 。

就是 雨雪 , 因為 長 時間 , 受到 寒冷 , 然後 囤積 成 那種 小 冰柱 。 這個 在 北方 是 很 常見 的 , 但是 南方 卻 是 難得一見 的 一個 很 稀罕 的 東西 了 。 那 我們 說 到 雪災 , 說 到 北京 還有 南方 的 差異 , 那麼 也 會 , 也 會 去 想到 那些 受災 的 人 。 那 我們 也 應該 去 為 他們 做 一些 貢獻 的 。

W: 是 的 。 好 在 這 場 雪災 很 快 就 過去 了 , 要不然 損失 可能 會 更 大 。 所以 說 , 這種 氣候 的 差別 啊 , 真是 非常 大 。 就 比如 我 現在 , 因為 北京 正 處在 最 乾燥 的 季節 , 你 看 , 我 的 嗓子 都 啞 了 ,

我 每天 得 不停 的 喝 水 , 不然 都 要說 不 出 話 來 了 。

那麼 花花 , 我們 下次 再 聊 吧 ? H: 可以 , 沒 問題 。 下次 我 再 多 給 你 介紹 一些 有關 北京 的 事情 。 好 嗎 ? W: 噢 , 好 的 , 也 向 我們 的 外國 的 朋友 們 , 多 介紹 一些 北京 的 生活 。

05. Climate of Beijing 05. Climate of Beijing 05. 北京の気候

W: 大家 好 , 歡迎 再次 來到 我們 的 Chinese LingQ , 我 是 Wolf。

H: 我 是 花花 。 W: 花花 你 是 一個 土生土長 的 北京 人 吧 ? H: 對 , 我 從小 都 生活 在 北京 。

包括 我 的 父母 , 還有 家裡 ( 人 ) 他們 都 是 北京 的 , 按 我們 的話 說 , 叫做 “ 土著 族 ”。 Including my parents and family members, they are all from Beijing. According to our words, they are called "aboriginal people". W: 是 老 北京 人 了 , 對 吧 ? H: 是 的 。

W: 我 聽說 過 很 有趣 的 一個 現象 , 就是 很多 北京 的 孩子 , 他們 從小到大 很少 出過 北京城 。 W: I have heard of a very interesting phenomenon, that is, many children in Beijing have rarely left Beijing since they were young.

比如說 , 很少 去過 上海 , 廣州 , 或者 深圳 、 香港 這些 更遠 一點 的 地方 。

H: 恩 , 確實 是 這樣 。

北京 的 孩子 從小到大 受 的 那種 教育 , 可能 還是 因為 受到 — — 本身 自己 是 在 皇城根 底下 長大 的 嘛 。 The kind of education that children in Beijing have received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may be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themselves grew up und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imperial city. They will be affected by this aspect, and there will be "the door is not open, the second door is not stepped" such as A particular one, especially for girls.

那會 受 這方面 的 影響 , 會 有 “ 大門 不 出 , 二門 不邁 ” 這麼 一個 講究 , 尤其 是 女孩子 。 It will be affected by this aspect, and there will be such an emphasis on "the door is not open, the second door is not stepped", especially for girls.

就 比如 說 我 , 我 小 的 時候 就 很 少 離開 家 出去 玩 , 跟 朋友 出去 也 都 只 會 在 家 的 附近 。 For example, when I was young, I rarely left home to play. When I went out with friends, I would only stay close to home. 我 小時候 一直 都 會 認為 , 出 了 北京 的 二 環 , 就是 咱們 現在 所 說 的 那個 二 環 的 環 , 這個 環線 嘛 。 When I was a kid, I always thought that the Second Ring Road outside Beijing was what we now call the Second Ring Road. This ring line. 出 了 二 環 之外 的 地方 , 可能 都 會 覺得 是 農村 。 Outside the second ring road, you may think it is a rural area.

因為 北京 其實 最近 幾年 發展 的 會 非常 的 快 , 非常 的 迅速 。

那 前 些 年 , 我 小 的 時候 , 那個 時候 , 就是 在 八 幾年 的 時候 , 還是 會 發展 的 比較 慢 的 。 A few years ago, when I was young, in the 1980s, the development was still relatively slow.

那麼 周邊 也 沒有 這麼 多 高樓大廈 , 也 沒有 那麼 多 的 娛樂場所 。 Then there are not so many high-rise buildings and not so many entertainment venue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包括 電視 節目 , 也 會 相對 的 少 一些 。 Including TV programs, there will be relatively few.

那 出去 玩 , 也 會 顯得 機率 很 少 。 Then going out to play, it will also appear that the chances are very small. 那麼 也 很 少有 那種 可以 出去 玩 的 機會 。 那 主要 出去 玩 呢 , 可能 還是 上學 的 時候 , 學校 組織 ; 還有 同學 呀 , 朋友 之間 互相 到 對方 家裡 去 串門 。 The main thing is to go out and play. Maybe it’s organized by the school when I was in school; there are also classmates, and friends go to each other’s houses to visit each other. W: 我 覺得 可能 還有 一個 很 滑稽 的 原因 , 就是 — — 可能 是 因為 北京 太 大 了 。 W: I think there may be another very funny reason, which is—maybe because Beijing is too big.

比如 說 , 你 即使 要 去 別的 地方 , 你 坐 了 很 長 時間 的 車 , 最後 , 你 發現 , 你 仍然 身 在 北京 。 For example, even if you want to go somewhere else, after taking a long train ride, you finally find that you are still in Beijing. 會 有 這種 , 很 搞笑 的 現象 嗎 ? Is there such a funny phenomenon?

H: 也 會 有 啊 , 尤其 是 在 長大 以後 , 那 自己 也 經常 出去 玩 了 。 H: Yes, especially when I grow up and go out to play often.

那 也 開始 到 北京 的 周遍 很多 的 景點 去 觀光 啊 , 去 — — 出去 郊遊 這樣 。

北京 有 很多 的 區 縣 , 每 一個 城區 , 都 會 有 自己 很 明確 的 劃分 , 也 會 有 很多 的 — — 很 多 的 景觀 , 和 那種 自然 的 風光 。

那麼 你 去 到 每 一個 地方 — — 都 會 有 它 的 特色 。 Then every place you go - there will b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你 會 覺得 北京 是 一個 小 國度 的 感覺 。 You will feel that Beijing is a small country. 它 會 分 劃 的 很 清楚 。 It will be clearly demarcated.

W: 我 記得 我 前兩年 剛到 北京 的 時候 , 對 這個 氣候 特別 的 不 習慣 , 因為 北京 很 乾燥 。 W: I remember when I first arrived in Beijing two years ago, I was very unaccustomed to this climate, because Beijing was very dry, and when I was in my hometown, the climate was very humid. won't do it yet.

而 我 在 家鄉 的 時候 , 氣候 很 潮濕 , 有時候 洗 了 衣服 , 晾 了 一個 星期 , 都 還 不會 幹 。

可是 在 我 來到 北京 以後 , 洗 完 衣服 , 第二天 就 會 晾乾 了 。 But after I came to Beijing, after washing my clothes, they would be dried the next day.

但是 晚上 睡覺 的 時候 , 會 覺得 口 幹 。 我 想 這 是 北京 風 大 , 天氣 乾燥 的 原因 吧 。 I think this is due to the windy and dry weather in Beijing. H: 恩 , 這 一點 你 確實 說 的 很 準確 。 H: Well, you are indeed very accurate about this. 北京 最 乾燥 的 季節 , 應該 就是 現在 這個 時候 , 就是 春天 。 春天 北京 會 有 很 大 的 風沙 , 到 夏天 的 時候 就 會 很 熱 。

但是 那種 熱 , 不是 很 涼爽 的 那種 熱 , 是 很 悶熱 。 But that kind of heat, it's not a very cool kind of heat, it's very sultry. W: 說 到 悶熱 , 我 想 可能 你 還 沒有 經歷 過 更 悶熱 的 天氣 , 所以 才 會 覺得 北京 的 夏天 很 悶熱 。 W: Speaking of sultry weather, I think you may have never experienced sultry weather, so you think Beijing’s summer is very sultry. 我 記得 當時 我 在 南京 的 時候 , 每 到 了 夏天 , 只要 你 一 出門 , 就 會 全身 都 是 汗 。 I remember when I was in Nanjing, every summer, as soon as you went out, your whole body would be covered in sweat.

而 我 到 北京 的 時候 , 過 夏天 的 時候 , 我 就 會 覺得 , 非常 的 輕鬆 。 就是 — — 也 覺得 熱 , 但是 從來 沒有 身體 會 出汗 的 那種 感覺 。 H: 我 想 你 說 的 這個 , 主要 是 因為 你們 那個 地方 , 靠 “ 水 ” 比較 近 , 那麼 就 會 相對 來講 濕度 很 高 。 H: I think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is mainly because your place is relatively close to water, so the humidity is relatively high.

那 北京 呢 , 即 不 沿海 , 這種 江河湖泊 又 會 比較 少 , 那 就 會 覺得 , 熱 的 狀態 , 會 比 你們 那裡 涼爽 很多 。 As for Beijing, even if it is not on the coast, there will be fewer such rivers and lakes, so you will feel that the hot state will be much cooler than yours. 那 我 想 你 來 北京 的 時候 , 應該 也 有 見 過 下雪 了 , 在 你們 那邊 , 應該 是 不 會 有 雪 的 , 對 嗎 ? Then I think you should have seen snow when you came to Beijing. There should be no snow over there, right? W: 其實 在 我們 那兒 , 下雪 也 是 一件 很 平常 的 事情 。

但是 冬天 倒 沒有 北京 那麼 冷 。 一般 冬天 , 氣溫 都 不 會 太 低 。 Generally in winter, the temperature is not too low. 有 的 時候 , 甚至 都 不用 穿 棉衣 。 Sometimes, you don't even need to wear cotton-padded clothes. 但是 我 到 了 北京 之後 , 我 發現 , 冬天 的 時候 必須 得 穿 棉衣 。 But after I arrived in Beijing, I discovered that I must wear cotton-padded clothes in winter. 但是 北京 有 暖氣 , 所以 只要 你 呆 在 屋 裡 的 話 , 還是 不 會 覺得 , 冬天 已經 來 了 。 But Beijing has heating, so as long as you stay indoors, you still won’t feel that winter has arrived.

但是 — — 如果 — — 我 在 家 的 時候 , 雖然 總 的 ( 來說 ) 氣溫 並 不是 那麼 冷 。 But - what if - when I was at home, it wasn't that cold overall.

但是 因為 沒有 暖氣 , 所以 說 如果 你 不 開 空調 的 話 , 還是 覺得 , 會 非常 冷 。

H: 這個 倒 確實 是 中國 的 一個 , 比較 , 讓 別人 覺得 比較 不可思議 的 狀況 啊 。 H: This is indeed a situation in China that others find incredible.

就是 — — 江南 和 江北 的 最大 區別 就是 , 江南 一律 是 沒有 暖氣 的 。 That's it -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Jiangnan and Jiangbei is that there is no heating in Jiangnan. 而 江北 , 大部分 偏 北 的 地方 , 都 是 會 有 暖氣 的 。 會 是 這樣 , 那 今年 北京 沒有 感覺 特別 的 冷 。 但是 南方 卻 遭受 了 很 大 的 雪災 。 But the south suffered a heavy snowstorm. 你 的 家鄉 那裡 有 沒 有 遭受 那種 雪災 的 現象 呢 ? Has your hometown suffered from that kind of snow disaster?

W: 我 覺得 , 雪災 , 之所以 會 叫 雪災 , 並 不是 因為 雪下 的 特別 大 , 就是 氾濫成災 的 那個 樣子 。

而是 因為 , 下 了 很大 的 雪 , 從而 阻止 了 交通 , 或者 是 , 一些 設施 被 破壞 了 。 It's because it snowed heavily, which blocked traffic, or some facilities were damaged.

然後 我們 家 那兒 也 受 了 不 小 的 影響 。 就是 下雪 很 嚴重 的 那 幾天 , 機場 都 被 封 了 。 Even on those days when it snowed heavily, the airport was closed.

然後 交通 , 公路 啦 也 很 不 暢通 。 Then the traffic and highways are also very poor. 就是 這樣 的 。 但是 我 覺得 最 主要 的 一個 原因 , 可能 就是 平時 的 設施 問題 吧 。 But I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may be the usual facilities issues.

比如說 , 在 北方 , 一般來說 , 冬天 都 會 非常 冷 , 所以 說 政府 啦 , 或者 人們 都 積累 了 一種 禦寒 的 經驗 。 For example, in the north, winter is generally very cold, so the government or people have accumulated experience in keeping out the cold.

一種 防雪 , 防 雪災 的 這種 經驗 ; 都 有 一定 的 措施 , 來 阻止 雪災 的 發生 。

但是 在 南方 呢 ?

因為 很 少 下雪 — — 在 我們 那兒 還有 一些 雪 , 但是 再 往南 的 話 , 像 在 廣州 啦 , 深圳 這些 地方 , 可能 下雪 就 會 非常 少 。 所以 他們 那兒 , 就是 基本上 沒有 為 下雪 會 準備 一些 預防 的 措施 。 所以 說 , 一旦 下雪 , 一旦 雪災 來臨 , 人們 就 會 變 的 不知所措 。 Therefore, once it snows or a snow disaster comes, people will become at a loss. 我 想 應該 就是 這樣 的 一個 原因 吧 。

H: 所以 今年 中國 遭受 了 那麼 大 的 一 場 , 災難性 的 雪災 , 造成 了 很多 的 經濟 損失 , 也 可能 跟 你 說 的 這個 都 是 有 關係 的 。

那 比如 我們 北方 這邊 , 如果 下雪 ( 的 時候 ) , 就 會 有人 , 有 專門 的 工作者 , 到 馬路 上 去 撒 一些 鹽 , 就是 那種 ( 很 ) 大 粒 的 除 雪 的 除 雪 劑 。 For example, on our northern side, if it snows (when it snows), there will be people, special workers, who will sprinkle some salt on the road, which is the kind of (very) large-grained snow remover. 那 就 可以 把 那些 冰雪 融化 了 。 但是 南方 基本上 沒有 過 這種 措施 的 , 而且 他們 也 沒有 遇見 過 這種 情況 , 他們 不 知道 應該 怎麼 做 。 But basically no such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in the south, and they have never encountered such a situation. They don't know what to do.

我 前段 時間 從 網絡 上 也 看到 一些 有關 南方 雪災 的 報導 。 I also saw some reports about the snow disaster in the south on the Internet some time ago.

也 有 一些 那邊 的 圖片 被 發到 網上 , ( 那 ) 有 一些 呢 , 就是 發 的 是 , 在 臨海 或者 是 臨近 湖泊 的 地方 — — There are also some pictures from there that have been posted online, (that) some of them are posted near the sea or near lakes -

因為 又 起 大風 , 又 寒冷 , 還 下雪 的 原因 , 樹上 , 汽車 上面 , 還有 房檐 的 邊上 , 都 有 那種 “ 樹掛 ” 和 冰柱 。 Because it was windy, cold, and snowing, there were "tree hangings" and icicles on trees, on cars, and on the edges of house eaves.

就是 雨雪 , 因為 長 時間 , 受到 寒冷 , 然後 囤積 成 那種 小 冰柱 。 It's rain and snow. Because it has been cold for a long time, it accumulates into small icicles. 這個 在 北方 是 很 常見 的 , 但是 南方 卻 是 難得一見 的 一個 很 稀罕 的 東西 了 。 那 我們 說 到 雪災 , 說 到 北京 還有 南方 的 差異 , 那麼 也 會 , 也 會 去 想到 那些 受災 的 人 。 那 我們 也 應該 去 為 他們 做 一些 貢獻 的 。 Then we should also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to them.

W: 是 的 。 好 在 這 場 雪災 很 快 就 過去 了 , 要不然 損失 可能 會 更 大 。 Fortunately, the snowstorm passed quickly, otherwise the damage might have been even greater. 所以 說 , 這種 氣候 的 差別 啊 , 真是 非常 大 。 So, the difference in climate is really huge. 就 比如 我 現在 , 因為 北京 正 處在 最 乾燥 的 季節 , 你 看 , 我 的 嗓子 都 啞 了 ,

我 每天 得 不停 的 喝 水 , 不然 都 要說 不 出 話 來 了 。 I have to drink water constantly every day, otherwise I will be speechless.

那麼 花花 , 我們 下次 再 聊 吧 ? Well, Huahua, let’s talk next time, right? H: 可以 , 沒 問題 。 下次 我 再 多 給 你 介紹 一些 有關 北京 的 事情 。 好 嗎 ? W: 噢 , 好 的 , 也 向 我們 的 外國 的 朋友 們 , 多 介紹 一些 北京 的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