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 use cookies to help make LingQ better. By visiting the site, you agree to our cookie policy.


image

三國演義 -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第五 回 : 發 矯詔 諸 鎮 應 曹公 , 破關兵 三 英 戰 呂布 ( 上 )

第五 回 : 發 矯詔 諸 鎮 應 曹公 , 破關兵 三 英 戰 呂布 ( 上 )

卻 說 陳宮 正 欲 下手 殺 曹操 , 忽 轉 念 曰 : 「 我 為 國家 跟 他 到 此 , 殺 之 不義 。 不若 棄 而 他 往 。 」 插 劍 上 馬 , 不 等 天明 , 自 投 東郡 去 了 。 操 覺 , 不 見 陳宮 , 尋思 : 「 此 人 見 我 說 了 這 兩 句 , 疑 我 不仁 , 棄 我 而 去 ; 吾 當 急 行 , 不可 久 留 。 」 遂 連夜 到 陳留 , 尋見 父親 , 備 說 前 事 ; 欲 散 家資 , 招募 義兵 。 父 言 : 「 資 少 恐 不成 事 。 此間 有 孝廉 衛弘 , 疏財仗義 , 其 家 巨富 ; 若 得 相助 , 事 可 圖 矣 。 」

操 置 酒 張 筵 , 拜 請 衛弘 到 家 , 告 曰 : 「 今 漢室 無 主 , 董卓 專權 , 欺 君 害 民 , 天下 切齒 。 操 欲 力 扶 社稷 , 恨 力 不足 。 公 乃 忠義 之 士 , 敢 求 相助 。 」 衛弘 曰 : 「 吾 有 是 心 久 矣 , 恨 未 遇 英雄 耳 。 既 孟德 有 大 志 , 願 將 家資 相助 。 」 操 大 喜 ; 於是 先 發 矯 詔 , 馳 報 各 道 , 然後 招集 義兵 , 豎起 招兵 白 旗 一 面 , 上 書 「 忠義 」 二 字 。 不 數 日 間 , 應募 之 士 , 如 雨駢 集 。

一 日 , 有 一 個 陽平 衛國 人 , 姓 樂 , 名 進 , 字 文 謙 , 來 投 曹操 。 又 有 一 個 山陽 鉅鹿 人 , 姓 李 , 名 典 , 字 曼 成 , 也 來 投 曹操 。 操 皆 留為 帳 前 吏 。 又 有 沛國 譙人 , 夏侯惇 , 字 元讓 , 乃 夏侯嬰 之 後 ; 自小 習 鎗 棒 ; 年 十四 從 師 學 武 , 有 人 辱罵 其 師 , 惇 殺 之 , 逃 於 外方 ; 聞知 曹操 起兵 , 與 其 族弟 夏侯淵 兩 個 , 各 引 壯士 千 人 來 會 。 此 二 人 本操 之 弟兄 : 操 父 曹嵩 原是 夏侯氏 之 子 , 過房 與 曹家 , 因此 是 同 族 。

不 數 日 , 曹氏 兄弟 曹仁 , 曹 洪 , 各 引 兵 千餘 來 助 。 曹仁 字 子 孝 , 曹洪 字 子廉 ; 二 人 兵馬 嫺熟 , 武藝 精通 。 操 大 喜 , 於 村 中 調 諫軍馬 。 衛弘 盡 出家 財 , 置 辦 衣甲旗 旛 。 四方 送 糧 者 , 不計其數 。

時 袁紹 得 操 矯 詔 , 乃 聚 麾下 文武 , 引 兵 三萬 , 離 渤海 來 與 曹操 會盟 。 操作 檄文 以 達 諸 郡 。 檄文 曰 :

操 等 謹 以 大義 布告 天下 : 董卓 欺天罔地 , 滅國 弒 君 ; 穢 亂 宮禁 , 殘害 生靈 ; 狼戾 不仁 , 罪惡 充 積 ! 今 奉 天子 密 詔 , 大 集 義兵 , 誓 欲 掃清 華夏 , 剿戮 群 凶 。 望 興義 師 , 共 洩 公憤 ; 扶持 王室 , 拯救 黎民 。 檄文 到 日 , 可 速 奉行 !

操 發 檄文 去 後 , 各 鎮 諸侯 , 皆 起兵 相應 :

第一 鎮 , 後 將軍 南陽 太守 袁術 。 第二 鎮 , 冀州 刺史 韓馥 。 第三 州 鎮 , 豫州 刺史 孔 。 第四 鎮 , 兗州 刺史 劉岱 。 第五 鎮 , 河內郡 太守 王匡 。 第六 鎮 , 陳留 太守 張邈 。 第七 鎮 , 東郡 太守 喬瑁 。 第八 鎮 , 山陽 太守 劉遺 。 第九 鎮 , 濟北 相 鮑信 。 第十 鎮 , 北海 太守 孔融 。 第十一 鎮 , 廣陵 太守 張超 。 第十二 鎮 , 徐州 刺史 陶謙 。 第十三 鎮 , 西涼 太守 馬騰 。 第十四 鎮 , 北平 太守 公孫瓚 。 第十五 鎮 , 上黨 太守 張楊 。 第十六 鎮 , 烏程侯 長沙 太守 孫堅 。 第十七 鎮 , 祁鄉侯 渤海 太守 袁紹 。 諸 路 軍馬 , 少 不等 , 一 有 三萬 者 , 有 一二萬 者 一 , 各 領 文官 武將 , 投 洛陽 來 。

且 說 北平 太守 公孫瓚 , 統領 精兵 一萬五千 , 路 經 德州 平原 縣 。 正 行 之間 , 遙見 桑樹 叢 中 , 一 面 黃 旗 , 數 騎來 迎 。 瓚 視 之 , 乃 劉玄德 也 。 瓚 問 曰 : 「 賢弟 何故 在 此 ? 」 玄德 曰 : 「 舊日 蒙 兄 保備 為 平原 縣令 , 今 聞 大軍 過 此 , 特 來 奉候 , 就 請 兄長 入 城 歇 馬 。 」 瓚 指 關 、 張 而 問 曰 : 「 此 何 人 也 ? 」 玄德 曰 : 「 此 關羽 , 張飛 , 備 結義 兄弟 也 。 」 瓚 曰 : 「 乃 同 破 黃巾 者 乎 ? 」 玄德 曰 : 「 皆 此 二 人 之 力 。 」 瓚 曰 : 「 今 居 何 職 ? 」 玄德 答 曰 : 「 關羽 為 馬弓 手 , 張飛 為 步弓 手 。 」 瓚歎 曰 : 「 如此 可謂 埋沒 英雄 ! 今 董卓 作 亂 , 天下 諸侯 , 共 往 誅 之 。 賢弟 可 棄 此 卑 官 , 一同 討 賊 , 力 扶 漢室 , 若 何 ? 」 玄德 曰 : 「 願 往 。 」 張飛 曰 : 「 當時 若 容 我 殺 了 此 賊 , 免 有 今日 之 事 。 」 雲 長 曰 : 「 事 已 至 此 , 即 當 收拾 前去 。 」

玄德 、 關 、 張引 數 騎 跟 公孫瓚 來 。 曹操 接著 。 眾 諸侯 亦 陸續 皆 至 , 各自 安營 下 寨 , 連接 二百餘 里 。 操 乃 宰 牛 殺 馬 , 大會 諸侯 , 商議 進兵 之 策 。 太守 王匡 曰 : 「 今 奉 大義 , 必 立 盟主 ; 眾 聽 約束 , 然後 進 兵 。 」 操 曰 : 「 袁 本 初 四 世 三 公 , 門 多 故 吏 , 漢朝 名相 之 裔 , 可 為 盟主 。 」 紹 再三 推辭 。 眾 皆 曰 : 「 非 本 初 不可 。 」 紹方 應 允 。 次日 築 臺 三 層 , 遍 列 五 方 旗幟 , 上 建 白旄 黃 鉞 , 兵符 將印 , 請 紹登壇 。 紹 整 衣 佩 劍 , 慨然 而 上 , 焚香 再 拜 。 其 盟 曰 : 漢室 不幸 , 皇綱 失 統 。 賊臣 董卓 , 乘 釁 縱 害 , 禍 加 至 尊 , 虐 流 百姓 。 紹等 懼 社稷 淪喪 , 糾合 義兵 , 並 赴 國難 。 凡 我 同 盟 , 齊心 戮力 , 以 致 臣 節 , 必 無 二 志 。 有 渝 此 盟 , 俾 墜 其 命 , 無 克 遺育 。 皇天 后 土 , 祖宗 明靈 , 實 皆 鑒 之 !

讀畢 , 歃 血 。 眾 因 其 辭氣 慷慨 , 皆 涕泗 橫流 。 歃 血 已 罷 , 下 壇 。 眾 扶 紹 升 帳 而 坐 , 兩 行 依 爵位 年齒 分列 坐 定 。 操 行 酒 數 巡 , 言 曰 : 「 今日 既 立 盟主 , 各 聽 調 遣 , 同 扶 國家 , 勿 以 強弱 計較 。 」 袁紹 曰 : 「 紹 雖 不 才 , 既 承 公等 推為 盟主 , 有功 必 賞 , 有罪 必 罰 。 國有 常刑 , 軍 有 紀律 ; 各 宜 遵守 , 勿 得 違犯 。 」 眾 皆 曰 : 「 惟 命 是 聽 。 」 紹 曰 : 「 吾 弟 袁術 總督 糧草 , 應 付 諸 營 , 無 使 有 缺 。 更 須 一 人 為 先鋒 , 直抵 汜 水關 挑戰 。 餘 各 據 險 要 , 以 為 接應 。 」 長沙 太守 孫堅 出 曰 : 「 堅 願 為 前 部 。 」 紹 曰 : 「 文臺 勇 烈 , 可 當 此 任 。 」 堅 遂 引 本部 人馬 殺 奔 汜水關 來 。 守關 將士 , 差 流星 馬 往 洛陽 丞相 府 告急 。 董卓 自 專 大權 之後 , 每 日 飲宴 。 李儒 接得 告急 文書 , 逕 來 稟 卓 。 卓 大 驚 , 急 聚眾 將 商議 。 溫侯 呂布 挺身 出 曰 : 「 父親 勿 慮 : 關外 諸侯 , 布 視 之 如 草芥 。 願 提 虎 狼 之 師 , 盡 斬 其 首 , 懸 於 都 門 。 」 卓 大喜 曰 : 「 吾 有 奉 先 , 高枕無憂 矣 ! 」 言 未 絕 , 呂布 背後 一 人 高聲 出 曰 : 「 『 割 雞 焉 用 牛刀 ? 』 不勞溫侯 親 往 。 吾 斬 眾 諸侯 首 級 , 如 探囊取物 耳 。 」 卓 視 之 , 其 人 身長 九 尺 , 虎 體 狼 腰 , 豹頭 猿臂 : 關西人 也 ; 姓 華 , 名 雄 。 卓 聞 言 大 喜 , 加 為 驍騎校尉 , 撥 馬步軍 五萬 , 同 李肅 , 胡 軫 , 趙岑 星夜 赴 關 迎 敵 。 眾 諸侯 內 有 濟北相 鮑信 , 尋思 孫堅 既 為 前 部 , 怕 他 奪 了 頭 功 , 暗 撥 其 弟 鮑忠 , 先 將 馬步軍 三千 , 逕 抄 小路 , 直 到 關 下 搦 戰 。 華雄 引 鐵騎 五百 , 飛 下 關 來 , 大 喝 : 「 賊 將 休 走 ! 」 鮑忠 急待 退 , 被 華雄 手 起 刀 落 , 斬 於 馬 下 , 生擒 將校 極 多 。 華雄 遣 人 將 鮑忠 首級 來 相府 報 捷 , 卓加雄 為 都督 。

卻 說 孫堅 引 四 將 直至 關前 。 那 四 將 : 第一 個 , 右 北平 土垠人 : 姓 程 , 名 普 , 字 德謀 , 使 一 條 鐵脊 蛇矛 ; 第二 個 , 姓 黃 , 名 蓋 , 字 公覆 , 零陵人 也 , 使 鐵鞭 : 第三 個 , 姓 韓 , 名 當 , 字 義公 , 遼西 令支人 也 , 使 一 口 大刀 ; 第四 個 , 姓 祖 , 名 茂 , 字 大榮 , 吳郡 富春人 也 , 使 雙刀 。 孫堅 披 爛銀 鎧 , 裏 赤 幘 , 橫 古錠 刀 , 騎 花鬃 馬 , 指 關上 而 罵 曰 : 「 助 惡 匹夫 , 何不 早 降 ! 華雄 副將 胡軫 引 兵 五千 出關 迎戰 。 程普 飛 馬 挺 矛 , 直 取 胡軫 。 鬥 不 數 合 , 程普 刺中 胡軫 咽喉 , 死 於 馬 下 。 堅 揮軍 直 殺 至 關 前 , 關 上 矢石 如 雨 。 孫堅 引 兵 回 至 梁 東屯 住 , 使 人 於 袁紹 處 報 捷 , 就 於 袁術 處 催 糧 。 或 說 術 曰 : 「 孫堅 乃 江 東 猛 虎 ; 若 打破 洛陽 , 殺 了 董卓 , 正 是 除 狼 而 得 虎 也 。 今 不 與 糧 , 彼 軍 必 散 。 」 術 聽 之 , 不 發 糧草 。 孫堅軍 缺 食 , 軍 中 自 亂 , 細 作報 上關 來 。 李肅 為 華 雄謀 曰 : 「 今夜 我 引 一 軍 從 小路 下 關 , 襲 孫堅寨 後 , 將軍 揮 其 前 寨 , 堅 可 擒 矣 。 」

雄 從 之 , 傳令 軍士 飽 餐 , 乘 夜 下 關 。 是 夜 月 白 風 清 。 到 堅寨 時 , 已 是 半夜 , 鼓譟 直 進 。 堅 慌忙 披掛 上 馬 , 正 遇 華雄 。 兩 馬 相交 , 鬥 不數 合 , 後面 李肅 軍 到 , 令 軍士 放 起 火 來 。 堅 軍 亂 竄 。 眾 將 各自 混戰 , 止 有 祖茂 跟 定孫 堅 , 突圍 而 走 。 背後 華雄 追來 。 堅 取 箭 , 連 放 兩 箭 , 皆 被 華雄 躲過 。 再 放 第三 箭 時 , 因 用力 太 猛 , 拽 折 了 鵲 畫 弓 , 只得 棄 弓 縱 馬 而 奔 。 祖茂 曰 : 「 主公 頭 上 赤 幘 射 目 , 為 賊 所 識 認 。 可 脫 幘 與 某 戴 之 。 」 堅 就 脫 幘 換 茂 盔 , 分 兩 路 而 走 。 雄軍 只 望 赤幘 者 追趕 , 堅 乃 從 小路 得 脫 。 祖茂 被 華雄 追 急 , 將 赤幘 挂 於 人家 燒 不盡 的 庭柱 上 , 卻 入 樹林 潛躲 。

華雄軍 於 下 遙 月 見 赤幘 , 四面 圍定 , 不 敢 近 前 。 用 箭 射 之 , 方 知 是 計 , 遂 向 前 取 了 赤幘 。 祖茂 於 林 後 殺出 , 揮 雙 刀 欲 劈 華雄 ; 雄 大喝 一 聲 , 將 祖茂 一 刀 砍 於 馬 下 。 殺 至 天明 , 雄 方 引 兵 上 關 。

第五 回 : 發 矯詔 諸 鎮 應 曹公 , 破關兵 三 英 戰 呂布 ( 上 ) Chapter 5: Issued corrective edicts to the towns to respond to Duke Cao, defeated the pass, and the three heroes fought against Lu Bu (Part 1)

卻 說 陳宮 正 欲 下手 殺 曹操 , 忽 轉 念 曰 : 「 我 為 國家 跟 他 到 此 , 殺 之 不義 。 不若 棄 而 他 往 。 」 插 劍 上 馬 , 不 等 天明 , 自 投 東郡 去 了 。 操 覺 , 不 見 陳宮 , 尋思 : 「 此 人 見 我 說 了 這 兩 句 , 疑 我 不仁 , 棄 我 而 去 ; 吾 當 急 行 , 不可 久 留 。 」 遂 連夜 到 陳留 , 尋見 父親 , 備 說 前 事 ; 欲 散 家資 , 招募 義兵 。 父 言 : 「 資 少 恐 不成 事 。 此間 有 孝廉 衛弘 , 疏財仗義 , 其 家 巨富 ; 若 得 相助 , 事 可 圖 矣 。 」

操 置 酒 張 筵 , 拜 請 衛弘 到 家 , 告 曰 : 「 今 漢室 無 主 , 董卓 專權 , 欺 君 害 民 , 天下 切齒 。 操 欲 力 扶 社稷 , 恨 力 不足 。 公 乃 忠義 之 士 , 敢 求 相助 。 」 衛弘 曰 : 「 吾 有 是 心 久 矣 , 恨 未 遇 英雄 耳 。 既 孟德 有 大 志 , 願 將 家資 相助 。 」 操 大 喜 ; 於是 先 發 矯 詔 , 馳 報 各 道 , 然後 招集 義兵 , 豎起 招兵 白 旗 一 面 , 上 書 「 忠義 」 二 字 。 不 數 日 間 , 應募 之 士 , 如 雨駢 集 。

一 日 , 有 一 個 陽平 衛國 人 , 姓 樂 , 名 進 , 字 文 謙 , 來 投 曹操 。 又 有 一 個 山陽 鉅鹿 人 , 姓 李 , 名 典 , 字 曼 成 , 也 來 投 曹操 。 操 皆 留為 帳 前 吏 。 又 有 沛國 譙人 , 夏侯惇 , 字 元讓 , 乃 夏侯嬰 之 後 ; 自小 習 鎗 棒 ; 年 十四 從 師 學 武 , 有 人 辱罵 其 師 , 惇 殺 之 , 逃 於 外方 ; 聞知 曹操 起兵 , 與 其 族弟 夏侯淵 兩 個 , 各 引 壯士 千 人 來 會 。 此 二 人 本操 之 弟兄 : 操 父 曹嵩 原是 夏侯氏 之 子 , 過房 與 曹家 , 因此 是 同 族 。

不 數 日 , 曹氏 兄弟 曹仁 , 曹 洪 , 各 引 兵 千餘 來 助 。 曹仁 字 子 孝 , 曹洪 字 子廉 ; 二 人 兵馬 嫺熟 , 武藝 精通 。 操 大 喜 , 於 村 中 調 諫軍馬 。 衛弘 盡 出家 財 , 置 辦 衣甲旗 旛 。 四方 送 糧 者 , 不計其數 。

時 袁紹 得 操 矯 詔 , 乃 聚 麾下 文武 , 引 兵 三萬 , 離 渤海 來 與 曹操 會盟 。 操作 檄文 以 達 諸 郡 。 檄文 曰 :

操 等 謹 以 大義 布告 天下 : 董卓 欺天罔地 , 滅國 弒 君 ; 穢 亂 宮禁 , 殘害 生靈 ; 狼戾 不仁 , 罪惡 充 積 ! 今 奉 天子 密 詔 , 大 集 義兵 , 誓 欲 掃清 華夏 , 剿戮 群 凶 。 望 興義 師 , 共 洩 公憤 ; 扶持 王室 , 拯救 黎民 。 檄文 到 日 , 可 速 奉行 !

操 發 檄文 去 後 , 各 鎮 諸侯 , 皆 起兵 相應 :

第一 鎮 , 後 將軍 南陽 太守 袁術 。 第二 鎮 , 冀州 刺史 韓馥 。 第三 州 鎮 , 豫州 刺史 孔 。 第四 鎮 , 兗州 刺史 劉岱 。 第五 鎮 , 河內郡 太守 王匡 。 第六 鎮 , 陳留 太守 張邈 。 第七 鎮 , 東郡 太守 喬瑁 。 第八 鎮 , 山陽 太守 劉遺 。 第九 鎮 , 濟北 相 鮑信 。 第十 鎮 , 北海 太守 孔融 。 第十一 鎮 , 廣陵 太守 張超 。 第十二 鎮 , 徐州 刺史 陶謙 。 第十三 鎮 , 西涼 太守 馬騰 。 第十四 鎮 , 北平 太守 公孫瓚 。 第十五 鎮 , 上黨 太守 張楊 。 第十六 鎮 , 烏程侯 長沙 太守 孫堅 。 第十七 鎮 , 祁鄉侯 渤海 太守 袁紹 。 諸 路 軍馬 , 少 不等 , 一 有 三萬 者 , 有 一二萬 者 一 , 各 領 文官 武將 , 投 洛陽 來 。

且 說 北平 太守 公孫瓚 , 統領 精兵 一萬五千 , 路 經 德州 平原 縣 。 正 行 之間 , 遙見 桑樹 叢 中 , 一 面 黃 旗 , 數 騎來 迎 。 瓚 視 之 , 乃 劉玄德 也 。 瓚 問 曰 : 「 賢弟 何故 在 此 ? 」 玄德 曰 : 「 舊日 蒙 兄 保備 為 平原 縣令 , 今 聞 大軍 過 此 , 特 來 奉候 , 就 請 兄長 入 城 歇 馬 。 」 瓚 指 關 、 張 而 問 曰 : 「 此 何 人 也 ? 」 玄德 曰 : 「 此 關羽 , 張飛 , 備 結義 兄弟 也 。 」 瓚 曰 : 「 乃 同 破 黃巾 者 乎 ? 」 玄德 曰 : 「 皆 此 二 人 之 力 。 」 瓚 曰 : 「 今 居 何 職 ? 」 玄德 答 曰 : 「 關羽 為 馬弓 手 , 張飛 為 步弓 手 。 」 瓚歎 曰 : 「 如此 可謂 埋沒 英雄 ! 今 董卓 作 亂 , 天下 諸侯 , 共 往 誅 之 。 Now Dong Zhuo is causing trouble, and all the princes in the world are going to punish him. 賢弟 可 棄 此 卑 官 , 一同 討 賊 , 力 扶 漢室 , 若 何 ? 」 玄德 曰 : 「 願 往 。 」 張飛 曰 : 「 當時 若 容 我 殺 了 此 賊 , 免 有 今日 之 事 。 」 雲 長 曰 : 「 事 已 至 此 , 即 當 收拾 前去 。 」

玄德 、 關 、 張引 數 騎 跟 公孫瓚 來 。 曹操 接著 。 眾 諸侯 亦 陸續 皆 至 , 各自 安營 下 寨 , 連接 二百餘 里 。 操 乃 宰 牛 殺 馬 , 大會 諸侯 , 商議 進兵 之 策 。 太守 王匡 曰 : 「 今 奉 大義 , 必 立 盟主 ; 眾 聽 約束 , 然後 進 兵 。 」 操 曰 : 「 袁 本 初 四 世 三 公 , 門 多 故 吏 , 漢朝 名相 之 裔 , 可 為 盟主 。 」 紹 再三 推辭 。 眾 皆 曰 : 「 非 本 初 不可 。 」 紹方 應 允 。 次日 築 臺 三 層 , 遍 列 五 方 旗幟 , 上 建 白旄 黃 鉞 , 兵符 將印 , 請 紹登壇 。 紹 整 衣 佩 劍 , 慨然 而 上 , 焚香 再 拜 。 其 盟 曰 : 漢室 不幸 , 皇綱 失 統 。 賊臣 董卓 , 乘 釁 縱 害 , 禍 加 至 尊 , 虐 流 百姓 。 紹等 懼 社稷 淪喪 , 糾合 義兵 , 並 赴 國難 。 凡 我 同 盟 , 齊心 戮力 , 以 致 臣 節 , 必 無 二 志 。 有 渝 此 盟 , 俾 墜 其 命 , 無 克 遺育 。 皇天 后 土 , 祖宗 明靈 , 實 皆 鑒 之 !

讀畢 , 歃 血 。 眾 因 其 辭氣 慷慨 , 皆 涕泗 橫流 。 歃 血 已 罷 , 下 壇 。 眾 扶 紹 升 帳 而 坐 , 兩 行 依 爵位 年齒 分列 坐 定 。 操 行 酒 數 巡 , 言 曰 : 「 今日 既 立 盟主 , 各 聽 調 遣 , 同 扶 國家 , 勿 以 強弱 計較 。 」 袁紹 曰 : 「 紹 雖 不 才 , 既 承 公等 推為 盟主 , 有功 必 賞 , 有罪 必 罰 。 國有 常刑 , 軍 有 紀律 ; 各 宜 遵守 , 勿 得 違犯 。 」 眾 皆 曰 : 「 惟 命 是 聽 。 」 紹 曰 : 「 吾 弟 袁術 總督 糧草 , 應 付 諸 營 , 無 使 有 缺 。 更 須 一 人 為 先鋒 , 直抵 汜 水關 挑戰 。 餘 各 據 險 要 , 以 為 接應 。 」 長沙 太守 孫堅 出 曰 : 「 堅 願 為 前 部 。 」 紹 曰 : 「 文臺 勇 烈 , 可 當 此 任 。 」 堅 遂 引 本部 人馬 殺 奔 汜水關 來 。 守關 將士 , 差 流星 馬 往 洛陽 丞相 府 告急 。 董卓 自 專 大權 之後 , 每 日 飲宴 。 李儒 接得 告急 文書 , 逕 來 稟 卓 。 卓 大 驚 , 急 聚眾 將 商議 。 溫侯 呂布 挺身 出 曰 : 「 父親 勿 慮 : 關外 諸侯 , 布 視 之 如 草芥 。 願 提 虎 狼 之 師 , 盡 斬 其 首 , 懸 於 都 門 。 」 卓 大喜 曰 : 「 吾 有 奉 先 , 高枕無憂 矣 ! 」 言 未 絕 , 呂布 背後 一 人 高聲 出 曰 : 「 『 割 雞 焉 用 牛刀 ? 』 不勞溫侯 親 往 。 吾 斬 眾 諸侯 首 級 , 如 探囊取物 耳 。 」 卓 視 之 , 其 人 身長 九 尺 , 虎 體 狼 腰 , 豹頭 猿臂 : 關西人 也 ; 姓 華 , 名 雄 。 卓 聞 言 大 喜 , 加 為 驍騎校尉 , 撥 馬步軍 五萬 , 同 李肅 , 胡 軫 , 趙岑 星夜 赴 關 迎 敵 。 眾 諸侯 內 有 濟北相 鮑信 , 尋思 孫堅 既 為 前 部 , 怕 他 奪 了 頭 功 , 暗 撥 其 弟 鮑忠 , 先 將 馬步軍 三千 , 逕 抄 小路 , 直 到 關 下 搦 戰 。 華雄 引 鐵騎 五百 , 飛 下 關 來 , 大 喝 : 「 賊 將 休 走 ! 」 鮑忠 急待 退 , 被 華雄 手 起 刀 落 , 斬 於 馬 下 , 生擒 將校 極 多 。 華雄 遣 人 將 鮑忠 首級 來 相府 報 捷 , 卓加雄 為 都督 。

卻 說 孫堅 引 四 將 直至 關前 。 那 四 將 : 第一 個 , 右 北平 土垠人 : 姓 程 , 名 普 , 字 德謀 , 使 一 條 鐵脊 蛇矛 ; 第二 個 , 姓 黃 , 名 蓋 , 字 公覆 , 零陵人 也 , 使 鐵鞭 : 第三 個 , 姓 韓 , 名 當 , 字 義公 , 遼西 令支人 也 , 使 一 口 大刀 ; 第四 個 , 姓 祖 , 名 茂 , 字 大榮 , 吳郡 富春人 也 , 使 雙刀 。 孫堅 披 爛銀 鎧 , 裏 赤 幘 , 橫 古錠 刀 , 騎 花鬃 馬 , 指 關上 而 罵 曰 : 「 助 惡 匹夫 , 何不 早 降 ! 華雄 副將 胡軫 引 兵 五千 出關 迎戰 。 程普 飛 馬 挺 矛 , 直 取 胡軫 。 鬥 不 數 合 , 程普 刺中 胡軫 咽喉 , 死 於 馬 下 。 堅 揮軍 直 殺 至 關 前 , 關 上 矢石 如 雨 。 孫堅 引 兵 回 至 梁 東屯 住 , 使 人 於 袁紹 處 報 捷 , 就 於 袁術 處 催 糧 。 或 說 術 曰 : 「 孫堅 乃 江 東 猛 虎 ; 若 打破 洛陽 , 殺 了 董卓 , 正 是 除 狼 而 得 虎 也 。 今 不 與 糧 , 彼 軍 必 散 。 」 術 聽 之 , 不 發 糧草 。 孫堅軍 缺 食 , 軍 中 自 亂 , 細 作報 上關 來 。 李肅 為 華 雄謀 曰 : 「 今夜 我 引 一 軍 從 小路 下 關 , 襲 孫堅寨 後 , 將軍 揮 其 前 寨 , 堅 可 擒 矣 。 」

雄 從 之 , 傳令 軍士 飽 餐 , 乘 夜 下 關 。 是 夜 月 白 風 清 。 到 堅寨 時 , 已 是 半夜 , 鼓譟 直 進 。 堅 慌忙 披掛 上 馬 , 正 遇 華雄 。 兩 馬 相交 , 鬥 不數 合 , 後面 李肅 軍 到 , 令 軍士 放 起 火 來 。 堅 軍 亂 竄 。 眾 將 各自 混戰 , 止 有 祖茂 跟 定孫 堅 , 突圍 而 走 。 背後 華雄 追來 。 堅 取 箭 , 連 放 兩 箭 , 皆 被 華雄 躲過 。 再 放 第三 箭 時 , 因 用力 太 猛 , 拽 折 了 鵲 畫 弓 , 只得 棄 弓 縱 馬 而 奔 。 祖茂 曰 : 「 主公 頭 上 赤 幘 射 目 , 為 賊 所 識 認 。 可 脫 幘 與 某 戴 之 。 」 堅 就 脫 幘 換 茂 盔 , 分 兩 路 而 走 。 雄軍 只 望 赤幘 者 追趕 , 堅 乃 從 小路 得 脫 。 祖茂 被 華雄 追 急 , 將 赤幘 挂 於 人家 燒 不盡 的 庭柱 上 , 卻 入 樹林 潛躲 。

華雄軍 於 下 遙 月 見 赤幘 , 四面 圍定 , 不 敢 近 前 。 用 箭 射 之 , 方 知 是 計 , 遂 向 前 取 了 赤幘 。 祖茂 於 林 後 殺出 , 揮 雙 刀 欲 劈 華雄 ; 雄 大喝 一 聲 , 將 祖茂 一 刀 砍 於 馬 下 。 殺 至 天明 , 雄 方 引 兵 上 關 。